相关内容列表: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31

  目前,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总是与其国民所获的教育水平成正比。而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学生与大学的关系。在大众教育体系中,学生更像消费者,他们的要求多样化,希望获得一种能够使他们赚钱的价值。政府或许希望通过高等教育达到他们的某些意图,通常是经济方面的意图;但学生却因此拥有了直接参与全球竞争,并迅速做出反应的机会。大众教育使许多大学面临巨大的挑战。
  大众教育在英国
  在过去的12年中,英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革命。1989年,当时的政府意识到,若想使英国大学体制为国家经济需要服务,为每个市民服务,精英体制必将被大众教育代替,以便创造出一批知识经济所需的高技能劳动者。1989年只有10%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而今天这个数字已超过30%。与此同时,1989年21岁以上的大学生只占不到20%的比例,而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超过50%。为了增加大学生数量,第一项改革政策便是使高等教育机构脱离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控制,并鼓励它们参与竞争。控制高等教育基金的部门采取了“无阻碍”招收学生的办法,即允许高等教育机构按各自的意愿招收学生,许多高等教育机构也因此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1992年,政府通过法案,宣布撤消综合大学与职业技术学院分离的“双分法”,40个现存的技术学院立即获得被授予大学称号的机会。
  政府制定了到2001年,30%的机构要参与进高等教育的目标。由于大众教育的成功实施,这一目标于1997年得以实现。英格兰目前有72所大学,伦敦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它包括16个基本的独立学院和48个教授学位课程的高等教育学院,它们能为超过4800万人提供服务。伴随着大学本科学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教育很自然要相应扩大。从1989年到1999年,研究生的数量的增长幅度已超过100%。现任政府不仅将高等教育的议题转移到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来加速经济发展的轨道上,而且把教育作为一个社会议题。英国各大学已被要求对它们曾经拒之门外的社会各阶层大开门户,特别是对来自低水平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人们大开门户。
  经费从哪里来
  就像已实行大众高等教育的美国与澳洲一样,英国的大众高等教育相对于精英体制需要更多的花费,而这项花费不可能只来自政府的补贴。尽管政府通过税收建立起中央基金,用以支持准许学生免费入学和担负学生的各种开支的精英体制,但是大众高等教育带来的财政上的巨大消耗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明显。伴随着大众教育进入英国,拨给每个大学生的各种补助锐减,从1992年到2000年这项拨款已萎缩了38%。
  1997年大选后,新兴的工党政府引进了学费制度。助学金制度被精简,取而代之以贷款制度,即学生一旦开始工作后便要偿还贷款。偿还的款额及偿还的速度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最近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的一项报告显示,学生们平均负债10000英镑来完成学业。不断增长的经济压力促使学生们半工半读。这也表明,英国正在逐步建立一种类似于美国的学生财政模式。但是政府却一直反对各高校自行向学生收取不同程度的学费。
  目前全世界都逐渐意识到,单单靠政府部门不可能支付大学教育的全部费用。大多数国家已经接受了一种做法,即让学生在求学时代或晚些时候交纳学费。终生学习社会,需要有一种方式即包括在职人员和失业人员在内都通过老板支付费用来学习。另一种方式是建立由雇员、老板及政府共同分担的个人学习账户。这种账户应该是免税的,是可以增加的,以用来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
  同时,大学也需要通过吸引政府以外的股东入股来自筹经费,这些股东来自工业企业或校友。吸引方式可以采用订立研究和咨询合同,也可以组织发动或捐赠活动来筹集。当然,在英国,如阳春白雪一样的不参与所谓肮脏的商业运作或从不担忧经费问题的大学形象已被彻底改变。各大学都对自身的脆弱财政问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质量如何保证
  发展大众高等教育体制的关键是保持高质量的大学生的供给。英国政府及其基金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会)推出了教育质量评估程序,并建立了半独立的质量保证办事处负责对此程序进行解释和监督。办事处认识到,如果要保持英国高等教育的信心,学术标准的问题不能被低估。特定程度的标准一旦建立,它将在所有教育机构公开使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目前已经发展了一种新的质量保证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一种评估制,保证英国大学和学院在教授相似的课程时采取相同的标准。然而,针对每一种学科的评估体制已被各大学拒之门外,因此它的费用太过昂贵,方式过于繁琐陈旧。现在它正被一种“轻度接触”制度代替。不论如何,为保持家长和子女的信心,各学院必须有能力证明自己的质量,而大众教学体制下的学生们将成为拥有多种选择的消费者,而非大学精挑细选的“特权”的学生。
  在高等教育改革上的种种转变,特别是消费者决定制的建立,将使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学院的权利。学生及股东的希望也将比过去更高,国内外竞争也将迫使各大学注重质量的提高。标准与质量的保证将是个重点问题.教学与研究将会受到更有力的监督和评估。可以肯定的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将迫使大学越来越认识到高标准与高质量的重要性。
  目前在英国,教学与研究完全是在质量保证办事处的赞助下完成评估的,而一个机构的财政状况是通过高教基金委员会查核。财政状况与供给质量的议题往往与消费者对此的需求不符。这种单一的查核不论对于学生或日益成长的国际市场都是不利的。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全球化的大环境要求满足更高的教育需求和质量。不论在教学、研究还是咨询方面,目前的重点都放在了竞争上。各大学为了生存不得不尽力展现多样化。这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所有这些对学生和社会都是好消息,然而,对学校来说,不要把一切都投资到只能带来短期效应的竞争上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质量还是要保持的。
  (本报记者储召生/杨占苍据提姆·鲍特斯6月7日在首届河北国际教育发展论坛上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