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今年1月,合肥市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中学生因沉迷游戏机而整整在游戏机房泡了8天8夜,既不回家也不上学。 2月,山东德州一个16岁的少年从家中偷了4000元钱,先赴津后入沪,在外两个多月玩“高档次”的电子游戏,害得全家出动,四处寻找。 今年一季度,武汉发生的几起重大未成年人恶性罪案,均与孩子为了搞钱玩游戏机有关,有的甚至形成犯罪团伙。他们或重伤他人持刀抢劫,或集体偷窃抢劫钱财,用于玩游戏机的开销。
暑假,谨访“电子海洛因”危害孩子 晏红 6月27日的《中国教育报》载:“电子、电脑游戏机室对学校形成包围之势,中小学生进入游戏室频繁。初步调查,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玩游戏机,有的学校有20%至30%的学生涉足,少数学校高达50%以上。”电子游戏机被称为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电子海洛因”,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暑假即将来临,孩子的作业少了,归他们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也多了;而孩子本身年幼无知,大多数孩子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游戏行为以及时间,一些个体经营者就利用这个特点,非法大肆兴办游戏机室,引诱孩子玩电子游戏,从中骗取钱财,他们的通常做法是: 巧立名目。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大街小巷各种电子、电脑游戏室3000余家,80%左右是无证经营,它们多以网吧、电脑培训等名目出现,实则经营电子游戏,游戏内容不乏赌博、色情、暴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提供吃住。有的游戏室向家庭化方向发展,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他们设有包房,包吃、包玩、包睡,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写着:“上机2元,包夜10元。”有的还提供“配套服务”:代写作业,打假病条,代给家人打假电话。 优惠或赊帐。对经常来玩游戏的孩子,经营者采用这个办法来吸引孩子。如果实在没钱,可以先欠着,以后再还,至于用什么办法还,他们就不管了。 语言蛊惑。有的孩子输了,情绪低落、沮丧时,他们就说:“输了没关系,下次准赢,玩的次数越多,水平就越高,赢的机会也越多。你看某某某不就是经常来,才玩得那么熟吗?” 有奖游戏。不法之徒还利用中奖和玩多有奖的办法吸引孩子,如打满10000分可以兑换1000元现金,问题是除了“媒子”,几乎没有人可以打到那么高的分,但是孩子信以为真,为了得奖,他们拼命泡在里面练“技术。” 评“冠军”。他们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特点,用评“冠军”的办法刺激孩子相互攀比。
沉溺于“电子海洛因”对孩子的危害不言而喻,暑假期间,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针对电子游戏经营者的翻新花样和诱骗伎俩,对孩子及早进行预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