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考后的自我心理调适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李晖 骄阳似火的七月7、8、9三天的高考,使已被长期紧张的备考搞得疲惫不堪的考生们几乎“心力衰竭”。随之而来的是对考试结果的预测和获知,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心态变化和行为表现。此时的心理调适与考试之前、考试之中同样重要。处理不好,会影响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成功使人快乐,失败令人痛苦。但决定苦乐感受的并非成败本身,而是本人的抱负水平和对高考的期望值,即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抱负水平越高、期望值越大,成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越弱,失败引起的痛苦和挫折感越强,心理困扰越严重。高考“金榜题名”,对有的考生可能是意料之中的事,并不感到高兴,甚至对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名牌”大学耿耿于怀。对他而言,这不是成功,是失败。有的考生要求不高,只要能上大学就行,还有的考生对一次考中亦不抱太大希望,因此,若出现大于期望的考试结果,则会令他欣喜若狂。 不少考生将人生目标只确定在能否考上大学,因此一旦感到“胜券在握”,便认为“大功告成”,“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人生,补偿这些年“苦读”失去的一切。于是,课本、参考书、笔记统统撕掉、烧掉、扔掉,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游戏机。游乐项目、流行歌曲……,结果是即使是上了大学,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而若高考落榜了,则认为是一场“大灾难”来临,哀叹升学无望,十二年寒窗之苦付诸东流。既觉愧对师长,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又恐被人看不起,不敢见人。不安、沮丧、内疚。自责、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有的考生早就知道考不上,发愁如何渡过复读的下一年,来年再考不上怎么办。有的考生却不以为然,“陪绑”结束,“任务”完成,可以“自由自在”地“混”日子了。 以上各类考生均需自我心理调适。首先,对高考的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改变现有的认知偏差,提高自己的目标水平。成功了,证明自己有能力、有实力,充满自信,但不应自满自负,今后还需继续。应看到这次高考的考题恰恰在自己准备和熟悉的学习范围内,加上考场的超常发挥,成绩不错,惊喜、得意在清理之中,但切不可“忘形”。因为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各个中学的“校校者”,在“人材济济”的大学,能保住自己优势的毕竟是极少数,对此能否泰然处之?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与中学不同,可否很快适应?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盲目自大,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或者以为还能靠侥幸取胜,或者没有自信、盲目自卑,恐怕都很难面对大学的新环境、新变化,就会体验到某种失落和自卑,产生许多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对此,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摆对自己的位置,把考入大学当作新的起点,走好这“万里长征”第一步。 高考虽然失败了,自己也尽了最大努力,首先不如重新调整目标,朝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方向发展,把失败这个难得的经历作为对自己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和锻炼,找出问题和差距,争取在其他方面成功。其次,若因主观努力不够,事前准备不足,考场发挥欠佳导致失败,则重整旗鼓,树立信心,再试一次。若因过于紧张造成失败,需克服考试焦虑,适当放松。因长期紧张会引起机体代谢、内分泌、神经调节等功能紊乱,影响身心健康。考试之后应松弛一下,以充足的睡眠、积极的体育锻炼、有益的娱乐活动放松大脑,恢复体力,获得美的熏陶和享受,以便明年再战,否则还有失败的可能。第三,懂得寻求帮助。在师长、亲友的理解、同情、安慰、支持中得到解脱,减少困扰。必要时,可向心理专家求助,学会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第四,掌握必要的自我心理调适技术:(l)回避转移法。离开令人不快的情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打球、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忘却烦恼。(2)理喻反向法。为失败寻找“借口”,或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暂时摆脱困扰,排除自卑心理,平静下来之后,再仔细分析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3)自我暗示法。不妨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只要有自信,任何人都不能使你自卑。(4)补偿升华法。以其他方面的成功(例如学得某种专长)补偿高考失败造成的痛苦;把不良情绪导向积极方面,“化悲痛为力量”以加倍的努力,做出突出成就,化解心理矛盾,获得心理平衡。(5)宣泄放松法。把积压在内心的消极情绪释放出来,或大声喊叫、或向他人倾诉、或痛痛快快哭一场,也可以安安稳稳睡一觉,“潇潇洒洒”玩一回(当然要有益),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总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是有益维护身心健康的。 (作者单位 天津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