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金庸谈友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金庸和池田大作谈友情

友情才是人性之证、人生之极 

池田:我在经历了悲欢哀乐的曲折人生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生的终极是友情”。从人生中摈去友情,就等于从世界中驱走太阳。正直的友人就是照耀人生的太阳,是最可珍贵之宝。
金庸:确实如您所说,“友情”是我生命中一种重要之极的宝贵感情,只有父母、子女、兄弟、夫妻之间的感情才比得上。其实,在我和父母、兄弟、子女、妻子之间,除了亲情之外,也混有友情。
池田:贵国曾有这样的哲人之语:“人之有朋友,不为燕安,所以辅佐其仁。”(宋/朱熹《近思录》)意思是说:“人之有朋友,并不是为了共同酒宴游玩,而是为了能互相增进朋友的德行”
“语朋友邪,应有切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真正的朋友并非表面上的合得来或附和迎合,而是朋友之间只有互相切磋、互相探讨之后大家都有进步和改善,才是最美好的。
您在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友情”的别名不也就是“侠义”吗?
金庸:中国人所说的“侠”确是有很重要的友情成分。“侠”必与“义气”有关。中国人特别重视“义气”,所以《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为中国人所普遍崇拜,《水浒传》中的结义兄弟,就是誓同生死的好朋友。
池田:噢,用日本人所熟悉的话来说即是“信义”吧!《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一章中,说到曹操兵败落荒而逃。正遇到关羽断其退路。本来关羽可以轻而易举将他擒拿,但他有感曹操当年有恩于他,就放曹操一条生路逃去---这些故事,正突出了中国人重于“信义”的气概。
先生您的作品中,也多有描述这种信义和友情的故事吧?
金庸:嗯,不错,我的小说中描写过不少友情的故事,例如:《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众兄弟间的情深义重,《射雕英雄传》中友情与民族斗争之间的矛盾,《雪山飞狐》描写两个死敌大仇人之间的友情,《倚天屠龙记》叙述七个同门师兄弟的友情,《鹿鼎记》中描写皇帝和一个小流氓之间的友情。一般来说,我的小说往往把友情过分美化了、理想化了。


重视友情是中国人的伦理观

金庸:在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中,朋友之谊最初从兄弟开始。在一个较大的家庭中,一个婴儿生下来,除了父母之外,就会和哥哥、姐姐接触,中国古时要求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兄弟之间除了骨肉之情外,还有类似于朋友的情谊,我们说“友爱”,主要就是指兄弟之情。
池田:果然与日本非常不同。从另一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视“骨肉之情”呢!
金庸:传统上,中国人认为兄弟比夫妻之情更重要,有古谚说;“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不可续。”这一部分是由于对妇女和妻子地位的轻视,但无论如何,兄弟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受到极度重视,我们说“手足”,就是兄弟。
另一方面,中国人对好朋友也视作兄弟,中国人对义结金兰,通过一种仪式,异姓朋友结拜为兄弟,大家立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在西方社会中,只有热烈相爱的恋人,才会立誓同死。但在中国这个重义气的社会,友情比爱情更受重视。
池田:“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今人想起《三国演义》中所出现的“桃园三结义”。
金庸:对!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三人结义,成为友谊的典范,《水游传》中的一百零八将的结义兄弟,更是后世秘密会社的标准方式。
另外,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游传》也都强调:不但讲“友谊”,还讲“义气”。友谊主要源自感情,义气则包含了理智的判断。即使和一个人感情并不深厚,但为了“应当这样做才合道理”,往往会作出重大牺牲,那是所谓“义气”。
池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如斯所言,此为人间正道。就会奋不顾身而为之;为他人而舍已,更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大丈夫”的典范。
金庸:我从和先生的交往中,体会到先生视我为好友,到了老年时期,还能结到这样的好友,真是我的幸运。

    摘自《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