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老实说,我一直认为小说才算得上文学。什么散文随笔只能是和日记挤在一堆平起平坐,登不上大雅之堂,顶多算个中雅或小雅。但我又没耐心去读长篇中篇,只是抽空断断续续读些短篇小说。
说来原因简单,就是省时间,精炼,现在看来也不能一概而论。真要是遇到好的小说,长一些也倒无大碍,牺牲十几小时觉得算不得什么。可偏偏有些人认定要写就一定写得气势磅礴,仿佛不到二十万字那就不叫小说。凑出来的字稳稳当当在纸上躺着,字字之间满是空洞。但他们的题目好,吸引人,给读者以品味思考的空间,让读者在书中去找去寻觅。可读者读到最后一个符号也没品出来,一团雾水好象受了骗。翻看封面去找书名,原来书名比内容更不知所云。这么吸引也没什么过错。有个好名字给人第一印象就应该不错,什么雅静娴,接触一段时间后从他们身上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名字的影子。在点名时更是占便宜,至于真人如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这类书厚,最合适不过放在厕所里。上时捧上一本细细品读,个把小时过后书便被翻过数十页。如此消磨时间,倒也乐哉。如上所述,写出几十万字的不都是史诗,短到几千字的也不见得含糊不清。长篇里不乏货真价实的大作,可这几年很难寻觅到,估计都在酝酿吧。
短篇里悬念小说写得不错的要提一下希区柯克。他并不是写短篇的,市面上卖的书都是所谓故事集,但他驾驭悬念的功力却相当不俗,你是永远猜不到故事结尾的。但希区柯克远比不上欧亨利的作品深刻,希区柯克的电影不过是悬念悬念再悬念,所谓“深入剖析现代人的内疚浮躁焦虑欲望仇恨,描绘现代社会的荒谬和混乱”我是根本顾及不到的,至少我看时只觉得悬念不错,但读过几本后也就那么回事了。他所描写的东西确实描写了,可过于夸张放大,有些根本不可能或是说一般人不会去做,为一点小事就拿起大刀杀人,这未免过于沉迷堕落不符和正常人心理。且他所着重描写的人大多不是心理变态就是表面文静内心丑恶,正所谓挖掘了人们心中的罪恶,可挖的过于深了。而欧亨利写的故事更平易近人,仿佛就在身边。你似乎可以望到结果,而当最后公布答案时你会不自觉地轻叹一口气,觉得自己好像有过如此念头。而且可以理解认同整个故事。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每个人都很正常都在干自己应该干的事,不知为何我读时很少想过结尾。他的结尾更是在不令人吃惊的情况下让人大吃一惊,巧妙不可言喻。这点远远超过希区柯克的结尾手法,但最重要的不是这点,而是深刻的哲理和需要像咖啡一样细细品位的含义。
如果可能最好去读一读。但我这里要费一句话,那天我在一图书大厦看到一本名为《外星来客》的悬念小说,作者就是希区柯克。不知道是不是他本人写的,我没去翻读。因为我认为如果是本人写的,那么希区柯克算是彻底毁了;如果不是,那说明希区柯克是被毁得更厉害了。
我如此钟爱悬念小说也是因为我看到的一些长篇小说没翻几页就知道结局如何,是悲惨的浪漫爱情故事还是场面宏大的警匪故事在前几页都有结尾的预兆。如浪漫爱情故事开头必是两人的快乐经历然后最后加上一个悲惨结局,轻则恋人离自己而去,重则悲惨死去。就连如此感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和日剧东京爱情故事也没逃离这个规律,不知是应该为此高兴还是为如此框架化悲哀。也许这些写爱情故事的人认为其中一个人不死那就不叫浪漫就不叫经典爱情故事,就连莎士比亚他老人家也如此甚至更甚,罗米殴与朱丽叶中可是两个人都死了的。但我不得不承认这在一些时候确实很感人。偶尔写出一些花样有一点创新精神便很难使大多数人承认,这样的结果便是日后写爱情故事都照此套路,导致现在千篇一律的太多太滥,尤其这两年经典的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我喜欢西方一些短篇小说,虽然语言文字差了一点,没有那么多修饰比喻谚语格言真理,但剩去这些笔墨,故事更丰满了。而国内一些小说与此相反,作者为显示其驾驭语言的能力,拼命往文章里添修饰词甚至修饰句修饰段,出来的文章自然丰满,可全是囊膪。诸如围城,也许是钱钟书的语言积淀过于深厚,厚得盖过了情节。如不是情节还算起伏叠荡,那么扒开多余的语言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相比之下中篇小说就不被重视,原因更简单,就是没走极端。比长篇短,比短篇长,难于栖身。现在社会也是这样,认为不走极端的人就是没有个性,这其实无非对错,也无须开个讨论会讨论,等看结果就可以了。但现在很多人认不清什么叫个性,觉得和别人不一样就叫有个性,那流氓岂不是有个性的首领。可有人连极端都没走过,说得热闹就是什么都没干,那也被人称为有个性叛逆受人关注,其实他们再平庸不过,装出来的是像不了的。谢霆锋就是最好的例子。
国内许多作家成名也大多因为其写的小说,没听说过哪位作家散文出众并以此名声大震,现在所看到的作家散文集都是在他们小说出版之后才与广大热爱其作品的文学爱好者见面的。这点倒和我以前认为的小说至上的想法相同,可我长大了。所以说小说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永远吸引我,但不读小说却也是万万不能的。原因还是很简单,因为散文等等没有情节。写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故事。王致和卖豆腐之初做的豆腐很正规,但没人过问。有一天无意中他作出的的豆腐有些变质发臭,尝过之后却很香,从此他专攻臭豆腐,至今王致和臭豆腐名震八方,无人不知。让我想起这个故事的人是王朔。他的小说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读过。他写小说的时候并不出名,但自从开始骂人以后,如臭豆腐一样名震八方。这不能不算是一个讽刺一个笑话一个看完了让人辛酸的讽刺笑话。
说实在的,我是打心眼里瞧不起什么什么一曲成名一书成名甚至还有靠一篇文章成名的作家。所以造成我的一个后遗症,就是买书之前先看此书作者我是否听说过,是否耳熟,是否很有名,是否出过很多书。至今难改。
我知道贾平凹知道王蒙知道王安忆知道史铁生,可这又有什么用,我没读过他们的书,说什么都白搭。不象一些初出茅庐的作家,知道几个人名就认定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外加一条有力量。我也知道人名,可我还不是顶多没事写两篇散文自娱,根本憋不出小说,自然永远成不了名。
我和小说就是这种关系,似乎很亲密似乎很了解,其实我只能说,其实我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