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接到读书的任务并不是很情愿,可当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第一段,内心颇为激动,就不由自主往下看了。这个充满童稚可爱而又不懂规矩的孩子吸引了我,很想看看这样一个孩子,今后还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好奇淘气的小豆豆居然异想天开地将粪坑里的东西全捞了出来堆成了一座小山时,面对这样的孩子,一般的老师总要大声斥责她的不当行为从而约束教育孩子遵守校规做个“乖”孩子的;然而,特别了解孩子心理的小林老师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声“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哦”!——他没有大惊小怪地表示“震惊”于孩子的顽劣,没有责备孩子的这种天马行空的捣蛋行为,更没有大张旗鼓地喊家长来以示警告! 相反,小林老师总是把每个孩子当作平等的一员来看待,校园里有的孩子行为古怪,有的孩子身理缺陷,有的孩子个性极强,但校长却从不歧视他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小心翼翼地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保护着他们脆弱的心灵!
另外,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