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演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浚灭吴为止之九十七年间史事。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所谓「演义」,是将历史事迹演成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就有作者的渲染与穿插,像空城计在正史「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并未记载,与历史不符,不能将它视为真实的事情。
它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首先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三国演义》蕴含着极丰富的以人为本的内涵。其实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很多,从战国到三国到南北朝到五代十国,只有三国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最值得回味,最有气魄,而不像后来那些同样短命的王朝,只能苟且地活着,没有我中华之大气,而是用短暂的时间演义出了这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演义出一个个伟岸的英雄,演义了一个时代。《三国演义》也正是把这一切演义得淋漓尽致。
而且《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在民间传说、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其取向是现实主义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