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如何以一种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那就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得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怎么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令我感受颇深的一点。如果教师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师德这2个字只能是虚无的,夸夸其谈而已。没有爱,何来师德?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过如下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吉诺特的这番话,对于每位教师,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中感悟出更为深刻的师生关系。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那每位教师就必需有一颗善良的心。每位老师的身上应折射出爱的影子。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不尊重学生的自尊,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伤害,而且也是师爱和师德缺失的表现。试想,如果连基本的“爱学生”都做不到,还拿什么来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我们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