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痛与快乐 与我无关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4-11

  感觉中,白岩松是个有力度的青年名人。他的神色虽然常被讥为有“事态严重感”,但毕竟说明着分量,便觉得他的书也应当可堪圈点。何况“痛并快乐着”,书名也比以往的要哲学。然而我的阅读历程却不足二十分钟。

  “痛并快乐着”,五个字确有着沉郁的韵致,让人不禁期待此中悲与喜的感悟。但从书中,我只看到了“快乐”。一个不无自恋的成功者,用着诗的口红、梦的眼影,对日常的工作进行化妆,对十年的生活进行整容,在沾沾自喜中回顾过往,以至对自己的喋喋不休浑然不觉。所谓痛,不过是未成名前的普通而已。而这普通也由于最终的不再普通,变得有滋有味了。你看,寂寥,失眠,都让自己品咂不已。过去的足迹所及———睡过的床、登过的山,一松一石,皆由于今日的成功,有了纪念碑式的庄严,忍不住要一咏三叹地把玩,津津有味地注疏。

  名人写书停留于私人化,早已是个问题。私人化本身并没有错,只怕低俗,只怕作态。白岩松有理由写出一部不低俗、不作态的书,显示出某一方面的境界来,与他形色的深沉相谐。因为他的职业相比一般名人更前沿,有着得天独厚的视点。但看来他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多动脑子。个人的成长史,日常工作的记录,加上个人爱好的介绍,很不逻辑地粘贴在一处。四百多页的厚重,让人感到的是不能承受的轻飘。

  痛与快乐,与我无关。私人化而又想让大众共赏之,就必须私人得有价值、有兴味。不要以为什么都有价值,不要把什么都写进你的书里。

  不禁自笑,对于名人,我们大约都寄寓了太过厚重的期望。所以,人们也须锻炼平常心,渐渐习惯名人的出书。比如白岩松,他只是写了一本书,虽然很用心,但毕竟他不是作家,不是人生导师。他还年轻,他的生活感悟不一定比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