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时间完成这么多学生的面试,这是45年来的第一次。”校长王瑞国说:“5月20日,我们还要进行面试的加试。”据介绍,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今年列入提前招生学校,招生160名,然而两天来前来报名的就有2661人。王瑞国说:“1999年我们招生94人,参加面试的不足700人。由于担心生源不足,今年面试前学校还进行了宣传,没想到会是这样火爆。”
北京市今年有初中毕业生14.2万人,普高、中专等计划招生14.7万人,也就是说,今年考的没有招的多。在学生有相当多选择机会的情况下,原来并不被看好的幼师招生为何出现如此良好的局面?
王瑞国说,今年幼师在招生、就业、进修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是家长、学生看好师范教育的主要原因。
“北京幼师是北京惟一一所市属重点中师,社会声誉很高,但过去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招生计划由各区县上报,这样做虽有好处,但也导致了生源质量下降。”校长助理周梅林举例说,两年前有一名毕业生,航空公司想录用她当“空姐”,可定向分配的制度卡死了这条路,就业途径的不可选择削弱了幼师的吸引力。为保证生源,提高毕业生质量,学校曾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招生改革。经北京市教委同意,从今年起改革招生方法,一是男女兼收,二是农业户口的学生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择优推荐,改变学生入学定终身的传统。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参加面试的2600多名考生中,农村学生占三分之二,男生将近400人。
师范生良好的就业和深造前景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到去年,北京市幼儿园从3000家减少到1008家,数量少了,但条件好了,老师待遇也由几年前的每月四五百元上升到一千元。待遇提高的同时,对幼教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由于受过正规培养,北京幼师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王瑞国说,到现在,毕业生没有一个分不出去的,从北京各幼儿园的需求看,男生更是抢手。
同时,北京市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吸引了学生报考:市属的第一师范学校与北京联合大学合并成立特教学院,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合并成立初等教育学院。同时,北京今年规定中师毕业生也可以参加高考,很多考生认为,即使不上高中,有了与高校的合并,上幼师将来也能获得本科文凭。
“师范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对我们也提出了新课题,师范招生应该改变过去行政命令束缚捆绑学生的做法,改革招生、考试、就业制度,吸引真正喜欢从事幼儿教育的优秀生源。”王瑞国说,从去年开始,北京幼师采取措施拓宽学生的择业面,如文化课与高中接轨,便于学生毕业时参加高考,增加外语、计算机的课时,开设十几门选修课等,以适应社会对师范生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