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城市幼儿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研究”是中国学前教育研 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九五”规划课题,是继“1989年国际教育评 价协会(IEA)调查”后十年来我国在幼儿教育领域首次的大范围调查。 它由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研究所主持,联合《父母必读》杂志社、 《学前教育》编辑部、北京市教研所基教研中心幼教研究室、重庆幼 儿师范学校、广州市教委基础教育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进行。 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选择了 4464名3—7岁幼儿家长,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状况、家长教育观念与行 为、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幼儿个性发展现状、家 庭教育基础及环境状况。
按照家长选择的次序,90%的家庭将孩子“身体健康”作为幼儿 成长中最应具备的素质。排在第二位的是“智力因素”,47%的家长 选择它作为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34%的家长看重对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肯定孩子的方式上,家长们更倾向于精神鼓励。与十年前相比, 在肯定的时候没什么办法的家长由17.9%下降到2.3%;而用面部表 情、口头赞许予以表扬的家长,分别由十年前的10.2%、47.1%上 升到现在的27.5%和60.2%;同时,用物质鼓励、给予许诺或买贵 重物品的方式进行肯定的家长,其总比例从过去的22.7%下降到今天 的6%。
对于孩子产生缺点的原因,42%的家长认为是“家里对孩子的培 养不够”,23%的家庭认为是“家里成员教育态度和方法不一致”, 还有14%的家长认为是“家里培养孩子的方法不对”。专家分析说, 以上说明我国大城市中家长还是比较冷静客观的,当出现问题时,能 从自身找原因,他们在幼儿教育观念上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家长幼儿教育观念的成熟还表现在教育方法上的多元化。当孩子 对家长安排的活动不感兴趣时,49%的家长选择诱导的方式,45%的 家长给孩子讲道理,55%的家长换种孩子喜欢的方式或做孩子喜欢的 活动,还有28%的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暂停活动。
在培养孩子专长方面,家长的选择也同样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26%的家长让孩子学乐器,70%的家长让孩子学书法,60%的家长让 孩子学歌舞,37%的家长让孩子学习游泳和球类运动。家长对孩子专 长的培养大多数也采取一种客观、宽容的态度,80%的家长认为专长 培养的目的是开发智力;76%的家长认为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64%的家长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而有明确目的性,希望借此培养孩 子的一技之长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仅占全部家长的28%和19%。
无论什么样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30%的家长希望自己 孩子的受教育程度是“任其所能”,其余明确表示态度的家长中,有 90%希望自己的孩子至少拥有大学本科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更有 36%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
在对职业的选择中,仍有26%的家长希望能“任其所能”。家长 最希望孩子未来做高等教育人员、科研人员的,占19%;还有希望孩 子未来做军人、演员、记者、医务人员的,占18.8%;希望孩子做企 事业管理人员的,也占16%。
很明显,望子成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合理愿望,但是,与社会 客观情况相比较,恐怕大多数家长的愿望都不容易实现。专家指出, 对此,家长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给幼儿成长与教育带来太大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