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教书, 他是我的学生。人聪明,却调皮,算不上好学生。他爱文学,作文写得出色,曾得到我的表扬。“文革”中,我沦为“黑帮”,多少好学生都斗我,只他为我不平,曾背过恶人,递给我一张纸条,上写“老师,努力加餐”。后来,我离开那所学校,他也回乡种田,音讯两杳然。十多年前,为采写《皇天后土》,特去访问他。他穷,一身寒碜相,只那双机灵的眼睛仿佛当年。他老母卧病,孩子尚小,地里的出产不够开销,日子艰难,心情郁悒,早冷落了文学。在他的四壁洇满屋漏痕的旧瓦房里,吃了顿捞面条,我就回了,文章没做成,留下几多牵挂。
   去年夏天,他给我捎信说,上次招待不周,慢待了老师,让我再去,好好叙叙。我就前往了。
   那个濒河小村,罩在桐树的浓荫里。树树蝉声,唱出了乡野的清寂。他的小楼,屋顶苫蓝瓦,落几只灰鹁鸽。我叩门,先惊动狗,汪汪叫,后惊动他,斥责狗一声,狗就向我摇尾巴了。院子好大,青砖铺地,留了几方,露出黄土,长弯腰的枣树,叶大如席的芭蕉,擀面杖粗的葡萄藤爬成满架葱茏。枣树根,一只母鸡的羽翼下钻一群鸡雏,一片啾啾声。鸡窝里,至少两只鸡下了蛋,叫声震耳朵。我就想,凡农家,都该有鸡狗,最好是土鸡土狗;鸡鸣狗吠,是乡村应有的音响。他迎我进屋。室内虽不整洁,却显出充实,陈设虽不高档,却并不破旧。吃罢农村人传统待客的荷包蛋,他吩咐妻子准备饭食,引我进了另一间屋。一窗绿荫下,安放写字桌,桌上竟有一本当月的《收获》。靠墙两个书架,文学书远多于农业科技书。这是他的书房。他说,在村中,论收入,他是中等,但只他有书房;忙过一天,灯下读书,很是享受。我想,农家有间书房,生活便有了新意。别人富在物质,他更富在精神。往前走,精神富有似乎越来越重要。他说,不打算发财,有饭吃,有书读,就满足。我说不对,能发财,就发财;腰里有钱,读书时心里才踏实,也更能读出滋味,岂不闻书香还需铜臭换吗?
   午餐丰盛,当然是农村特色的丰盛,比如那盘咸腊肉,每一块都肥大,夹起来颤嗖嗖,沉甸甸的。一壶烧酒,我俩对酌,频频举杯,兴致都高。顷刻间,我醉了。醉眼矇眬看他,似又看见了当年那个不随大流的毛头小子。我动了感情,含泪述说危难中的事。他说,那时并不懂啥,只觉着老师亏。继续饮,他也动了感情,说,老师的学生,有的做官,有的经商,有的教书,有的弄文,都混出了名堂,惟独自己没出息,愧对老师教导。我说,干啥都是职业,谁也不比谁高贵;无论干啥,只要能活出一个真正的人,就不枉来到世上走一遭。
   晚饭后,月色甚白,满院绿荫尽贴地上,好似剪纸。他要领我去看他的藕池。他正是种藕脱贫的。
   田野里,风景柔媚。禾苗、阡陌、远村、近树,都有朦胧美。绵软的小南风,带着庄稼的青气,轻轻吻遍人全身,舒爽极了。一路漫步,感觉特美好。心想,城市人绝无这福分,那么多电器,创造不出一片自然。走到河滩,见荷塘连成串。最远处,有他两方,每方都有半亩。看荷塘,像欣赏巨幅彩墨画。莲叶高擎如翠盖,反射绿色的月光。荷花出水,粉瓣儿妩媚,宛若女郎的笑靥。蛙声和各种虫声,更把画中的意境唱浓。这地方,生长着美,酝酿着艺术的氛围。他说,侍弄藕池,虽然苦累,却有诗意。这话说得好。我想,他在这儿干活时,不只想到淤泥中的藕,藕能卖多少钱,还可能想到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多一份收获,多一份慰藉,这就有别于其他农夫了。他说,还想搞创作。我劝他不可太执著,时下文坛,想挤进,殊不易。倒不如只当爱好,劳作之余,读读写写,不奢求成名成家,只为了心灵安妥。这样,就少了烦恼,多了快乐。
   月儿西斜,我们才归去,真舍不了无边风月。他说,今天最高兴,和老师在一起,像又回到少年。我说,我也高兴,见到旧日的学生,忘掉了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