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小学周边地带及其内部,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校园抢劫”现象日趋严重。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检察院日前针对此问题,选择了两所中学展开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71名学生诉说身边存在着“校园抢劫”现象,15名学生诉说自己曾被抢劫过。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该院共批捕此类案件5件30人,分别比1999年和1998年全年总数还多50%和150%,并且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构成犯罪的案件,还有许多案件由于情节轻微、作案者不够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受害人没有报案等原因,而未能纳入刑事诉讼渠道,难以准确统计。
    特殊成因
    “校园抢劫”现象的存在除参与者个人原因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外,学校教育和政法机关打击不力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从学校方面看,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上缺乏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对涉及法律的敏感问题,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的校领导甚至怕“校园抢劫”案件有损学校声誉,对此不管不问、不报案。
    另外,政法机关打击不力也是“校园抢劫”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被调查的15名曾被抢劫过的学生中,有8人说向政法机关报案“没有用”、“报案也没人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危害
    “校园抢劫”现象比一般刑事案件危害更大、影响更坏。因为抢劫的对象是中小学学生,他们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遭到抢劫后多采取“自认倒霉”的态度,有的学生因怕大人担心而不敢向老师、家长汇报,天真无邪的幼小心灵独自承受着巨大的恐惧和伤痛。当被问及对“校园抢劫”现象应如何治理时,有的学生表示悲观。
    “校园抢劫”现象的存在还直接威胁整个社会治安。许多犯罪分子在对抵抗力较弱的中小学生实施抢劫过程中,胆子逐渐增大,手段愈发老练,组织更加严密,其抢劫对象由学生逐步扩大到整个社会,逢人便抢,不计后果。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被抢学生为改变屡次被抢的命运,成立或参加了一些所谓的“帮”、“会”,试图通过“集体”的力量达到自卫的目的。而这些组织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往往会引发打架、斗殴、伤害等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孩子的心愿
    深受“校园抢劫”之害的学生们在调查中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心愿之一,加强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维权”教育。通过强有力的法制教育,首先在校园内部杜绝“大”学生抢“小”学生、“差”学生抢“好”学生,以及个别顽劣学生与校外不法分子相勾结等现象发生。其次学校领导、教职工对校园抢劫问题要正确处理,该报案的报案,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心愿之二,采取相应的防范举措,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要将“法制副校长”制度落到实处,使之能够集中精力专司校园保卫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可由公安机关负责对学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整顿,建立和完善保卫队伍。另外有的学生建议实行校门封闭、凭证出入制度,严防犯罪分子混入校园内部。还有的学生建议在学校统一领导下,配合保卫部门维护好校园安全。
    心愿之三,加大打击力度。学生们建议实行“包校”制度,由有关领导牵头,责成一个政法单位包一个学校,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及时解决学校及其周边地带的治安隐患,还学生们“一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