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是指患者往往没有特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等。
    “网络成瘾症的”典型表现主要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餐饮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一些国家调查显示,20—35岁的青年群体是“网络成瘾症”的易感多发人群。
    “网络成瘾症”的类型五花八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色情成瘾,指上网者迷恋网上的所有色情音乐、图片以及影像等,有专家指出每周花费11小时以上用来漫游色情网站的人,就有色情成瘾的嫌疑;二是网络交际成瘾,指上网者利用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三是强迫信息收集成瘾,这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四是游戏成瘾,这在许多大中小学生中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而且大多数人在对互联网上瘾之前,常有其它方面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结论,“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征和行为表现,即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缺乏社会交往,不服从社会规范。有研究者估计,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
    “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危害
    全球闻名的日本“筑波城”和美国“硅谷”的科技人员,由于科技信息量大,致使一些人对超负荷的信息缺乏适应和承受能力而“消化不良”,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症状,如寂寞、心情压抑、沮丧、疲倦、性情孤僻等“筑波病”或“硅谷病”,即因特网综合症。
    诺丁汉大学心理学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是最早研究网络病的专家,他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他在调查分析网瘾患者时发现:“患者的行为与吸毒成瘾者类似,一接触因特网就兴奋异常,没机会接触就寂寞难耐……他们高兴时肯定是在因特网虚拟世界中冲浪;情绪低落焦躁则在上网不得之时。”
    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有科研报告指出,迷恋互联网极易“上瘾”,危害最多的群体当属学生——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承认出现了成瘾有关的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状。伯兰特医学院一名心理学教授在对277名学生进行的调研后发现,有72%的学生遇到彷惶、苦闷、沮丧、失落感等负性心理障碍时,往往求助并依赖于互联网络寻求刺激、慰藉,以求摆脱心理困境。他们多认为:“在互联网上找朋友更易得到亲切与顺应的感觉”。但如此这般对于人们意志品质的提高,烦闷与不良情绪的消除并未获取真正实际的收益,却给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更多的损失。
    “网络成瘾症”的心理调适
    有学者认为,预防“网络成瘾”应当及早留意,如有下列症状出现就应警惕可能发生中枢神经功能损害:(1)是否觉得需要长时间使用网络才感满足?(2)没有上网时身体是否会有颤抖迹象?(3)是否有幻想或梦到互联网?(4)手指头是否有不自主地敲打键盘的动作?(5)是否看到任何一个名字时都萌发加上电子邮件“@”字符的冲动?(6)是否有不明原因的焦虑感觉?上述征兆具备的条数愈多,说明你迷恋网络程度愈重,值得重视和自我警示,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为避免产生“网络成瘾症”,还应确立现代网络理念,理智上网。不要把上网作为逃辟现实生活问题或消极情绪的工具。
    上网要科学安排,一是要控制上网操作时间,每天操作累积不应超过5小时,且在连续操作一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二是上网之前先明确上网的任务和目标,把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列在纸上;三是上网之前根据工作量先限定上网时间,准时下网或关机。
    完善自身信息素养,科学用脑,对于预防“网络成瘾症”亦十分重要。
    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在信息化社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科学家都认识到,现代文明人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素养——网络文化信息素养,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潮,法国信息专家罗斯奈在1998年初世界经济论坛上呼吁,要像节制午餐一样进行“信息节食”。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世界里,理智的网民一是要善于运用信息科学,学会筛选有用信息,提高自身抵制信息污染的能力,使自己不仅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更是网络的建设者和真正主人,以良好的姿态去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二是要学会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发觉有身心不适,应及时停止上网,进行医治或疗养,以免有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