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会还举手,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想到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私下里他告诉学生,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起左手,老师就会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则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于是,老师又悄悄地用这个方法与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达成了默契。结果,老师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对于学生来说,自尊心就是他最希望被点燃的“火种”,而老师对他的自尊的尊重就是为他点燃了火种。在不同时机、不同场合,在不同学生的身上,希望被点燃的“火种”不尽相同。一句表扬、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个鼓励、一句幽默的话语、师生间的一个秘密,都可能成为点燃“火种”的“火源”。
教师作为“点燃火种的人”,不仅需要知识,更多地需要爱心和智慧。相比之下,爱心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电脑网络、电视、广播等知识传播途径日益增多,传播速度也日渐加快,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单一地依靠教师来传授。所以,一个教师的知识不一定很多,但一定不能没有爱心和智慧。一个教师可能不会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但可以持久地保持爱心和智慧。而学生这个“火种”一旦被点燃,他就会发挥出所有的潜能,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没有掌握不了的技能。相反,缺少爱心和智慧的老师,纵然知识再多,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知识的“贮存器”。
人们喜欢把教师比作“红烛”,因为教师象红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在我看来,红烛不仅能给人以光明,而且能作为“火种”点燃新的“火种”。21世纪的教师们,作一根点燃“火种”的“红烛”吧,用你的智慧之光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