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获奖后在答记者问时,有一段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信心,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发生了几何级数的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生职业。
读了这一段话,我想,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会引起激动或喜悦。你看,80有余的吴老还没有忘记20出头时教过他的老师。这位武老师,确实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武老师,吴文俊就不会走上钻研数学的道路,也就不会成为当今世界杰出的数学家。
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到,吴文俊提及武老师的课,赞之曰“精彩”。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精彩”呢?我想:其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武老师正是巧妙地激发了吴文俊对数学的兴趣,使他“好之”更“乐之”,一往而情深。其二,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精彩的课,教学内容固然要精彩,教学方法也应精彩。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其三,要拓展学生的空间。
精彩的课,不仅仅注意课堂的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外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小课堂向大课堂扩展延伸,让学生去学习,去研究,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显然,要上出“精彩”的课,并非易事,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使教学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