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郸市的一个村里,一个才上初一的孩子告诉记者,有一次,县里来视察工作,之前,老师就对全班交代好了,视察团来了后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比如收费,只说该交的那部分,别的免提;而在另一个辍学率本来不低的乡里,为了通过“普九达标”验收,学校临时“借” 人,把几个班凑成一个班,甚至把已经辍学的孩子叫来,结果宽敞的教室里学生坐的满满当当,学校自然蒙混过关。上级一走,学生回家的回家,回自己班的回自己班,一切还是老样子。
许多家长对学校的这种行为很是不满。一位母亲对记者说,她的孩子在上小学,明明每天的作业堆的做不完,可老师偏偏让他们说作业不多,轻松得像玩。“作业多我不反对,可不能让孩子说谎吧,我在家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要诚实,别说谎,学校却这样。要是孩子问起来老师为什么让他说谎,我能解释清吗?”这位母亲抱怨说。
事实上,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记者的两位网友是老师,他们在网上大倒苦水:让孩子说谎的事确实存在,但这并不能把帽子扣在老师头上,比方说作业过多的问题,作业不多孩子学习就不好,学习不好升学率就不高,升学率不高老师就要倒霉;而上级部门要求不能仅追求高升学率,还得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质。所以,思来想去,还是让孩子说谎比较实际,双方都不得罪,虽然苦了孩子。
专家说,在一个人的童年阶段,老师、家长是他最重要的榜样,榜样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日后的走向。教孩子说谎,尽管有时候可以理解,但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孩子说谎次数多了,尤其是他尊敬的人让他撒的,会让他觉得说谎并不是不好的行为,即使有所察觉,也会在他心上留下一道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