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新闻媒体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衷于话语炒作、制造“话语爆炸”的特殊行当。以高考为例,每年未及3月,电视、电台办专题、专访,报纸开专版、专栏,开始披露所谓专家名师的“权威预测”、“灵通消息”,随后是对这些预测和消息的更正说明补充,以及层出不穷的再更正、再说明、再补充……并辅之以五花八门的仿真试题,如此一直沸沸扬扬到“黑七月”,炒得考生心烦意乱、无所适从。即使在考生最需要全神贯注的7、8、9三天,媒体也闲不着,炒全社会“一切为了高考”的紧张气氛,炒各科试卷、炒标准答案、炒名家评说、炒社会反响,炒得考生人心惶惶。录取后,更是爆炒“新科状元”、名校名师(无非是某某校录取率是多少,某某所带班级有多少人上了名牌之类),甚至将各省十数万“登科”学生的名单密密麻麻地列到报纸上、荧屏上,伴之以满天飞的谢师宴、状元宴广告……将高考炒翻了天!如今,高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和衡量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媒体如此不遗余力的“造势”实在功不可没,当然这些炒作都能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炒作名义上是服务考生,呵护考生,实际却是扰乱考生,比如在考试期间刊登试题及答案就是典型的片面强调新闻“时效性”而牺牲考生宁静心态的不道德行为;有的炒作甚至有违法之嫌,比如未经考生同意公布录取信息,就是对考生个人信息的干涉和侵犯。众多考生及家长深受其苦,这些媒体见利忘义,实在有愧公众。
    众所周知,高考有其一贯的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便有些许变化,也只能通过教育部门传达和实施。所谓“权威预测”其实只是一些原则性的套话,真能有什么“灵通消息”更是不正常。从高考运作过程看,教有教纲,考有考纲,学有学案,报名录取自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媒体的作用恐怕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或进行舆论监督,比如向学生提供招生信息、专业介绍、志愿填报、心理调适方面的知识等。所以媒体切不可越俎代庖,将高考视作“卖点”,喋喋不休、夸大其辞、哗众取宠,甚至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使自己成为僭越教育部门职责的干扰性因素,人为地将高考拔高到不恰当的地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令原本就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考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从这个意义上讲,某些媒体实际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为正在艰难实施的素质教育添乱。
    江苏禁止媒体发布考生录取信息的决定正确而及时,它让人看到了“高考炒作”终结的希望,看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成为大众化教育的希望。笔者恳请媒体自重,恳请名师专家自重,“有所不言”,对考生负责,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健康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