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这个曾被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邪恶之物,这个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给中华
民族造成过极为惨痛伤害的祸国殃民之物,今天又卷土重来了。
当今,毒品已成为健康杀手,深深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毒品离你有多远,也许在我们身边吸毒的青少年并不很多,但当我们把视线延伸到社会空间,当6月26日第十二个“国际禁毒日”来临,在北京由全国戒毒委员会、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课题”———远离毒品科普知识交流活动中,100多名中小学生和小记者团成员通过图片、展览和《远离毒品》手册,惊讶地发现:在全国60万的吸毒人口中,竟有80%的人为青少年。可以说,毒品已悄然钻进了我们这些社会阅历并不丰富的“毒品盲”的生活,毒品已经在我们周围徘徊。
因此,学会识毒、拒毒,也就成了青少年学习的又一大课题。
会上,我们采访了为《远离毒品》手册写序的单洪福老师。单老师说:“拒绝要从娃娃抓起”,当我们问起两年来拒毒宣传工作的收效如何时,单老师说:“只有用真实的、直观的图片加上大力的宣传,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到毒品的危害,才能真正达到远离毒品的目的,人们才会去珍爱自己的生命。毒品也就无立足之地了。现在我们国家要开展一场大规模的禁毒战。”
大看社会,小看家庭,专门赶来听课的学生家长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对于自己的孩子当然也是严加防范,现在开展如此大规范的禁毒宣传,是又利国又利民的。
学生们更是再三表示永远不沾毒品,“毒品太可怕了,它使人失去了理智,它使人变得丑陋。”一句简单的话并不深刻,但说出了一颗纯真的心,只要他怕毒品,只要他恨毒品,那毒品就会永远被他拒绝。
我们热爱生命,向往美好的生活,我们怀着一颗无比激动的心携手栽下了一棵棵生命之树,让它们与我们并肩成长,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