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教授介绍,在总共20个题目中科技人员得分最高的是“我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一项。206人的总平均分为4.23分。得分次于该项的是“我对新知识有兴趣”一项,总平均分是4.12分。排在第三位的是“新鲜事很容易吸引我的注意力”一项,206人的平均得分是3.97分。
值得注意的是,得分排在倒数第一位的是“我提建议多”,总平均分为3.31分。对此结果,王教授表示,该项数据结果比较反映实际,提建议少一方面与当前很多领导不喜欢下属提建议有关,另一方面与竞争的结果也使一些人怕点子提出后就被他人拿去使用有关。王教授强调指出,提建议是创新的开始,因此应该引起一些单位领导的重视。
得分排在倒数第二位的是“我看问题站得高看得远”一项,总平均分为3.33分。排在倒数第三位的项目是“我不随大流”。王教授指出,创新应是首创,而不是人云亦云;创新应是自己走路,而不是跟着别人走路。
针对该测试结果,王教授指出,继续教育中应加强创新教育,不要以为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情,其实创新只有水平高低之别,并无人群分布。
北京市科技干部局教育处赵小平女士也告诉记者,去年科干局曾对全市几十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创造学方面的培训,总体感觉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有需求,但受到管理体制、用人体制、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很多单位还没有一种学习体制,专业技术人员自己对此也并不很迫切,学不学觉得都还可以。目前问题的症结主要是观念的转变和对创新方法的运用。她举例说,像公交总公司在开展创造学学习活动
之后,运用创造学方法集思广益,最后推出了一种以社区为服务对象的“6”字头线路车。一轻局某学校老师运用创造学方法后提出的中学课程标准与实践,被市教委认为是一项教改成果。另外,环卫局也运用此法改造了清草车,从而提高了清草质量……
王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仍存在侧重知识教育问题,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创造力为基础的经济,没有创造就没有新知识,因此继续教育应大力加强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