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体罚 是师生情感发生危机的结果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15

  据各地媒体披露,近年来,教师体罚以至殴打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更有一些恶性案件尤其令人痛心。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下大力气予以治理。

  体罚学生问题,从目前看,小学甚于中学,农村甚于城市。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随意性。像推搡、揪耳、拧脸、打脑袋,抬手即来,花样还不断翻新。二是恶性化。教师体罚学生,造成学生离家出走、自残、自杀事件不时发生,有的还引发学生在社会上加入团伙盗窃、抢劫、杀人等延续性犯罪;还有的造成学生报复教师,家长闯进校园殴伤教师,等等。

  此外,环境的制约作用明显减弱。小学生好动,小错不断,因而平时一些造不成伤害的体罚屡见不鲜。作为校方,大多不肯因为这些事惹得教师不悦,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作为家长,则担心孩子以后在班里受欺负而忍气吞声;在同事中,这种行为很少受到指责,反被认为敢碰硬,敢大胆管理,为大家出了气。总之,在默许、无奈的宽容以至肯定的氛围下,使体罚不仅得不到制止,反而增大了频发的势头。

  体罚成了“顽症”有其因

  关于体罚学生的问题,我国从新中国一成立就抓,几十年间国家和地方还为此出台了不少教育法规,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屡禁不止?

  其中有传统的影响。在古代教育中,体罚是教师常用的手段,“师徒如父子”,还为体罚涂上了“亲情”色彩;在人们的观念中,“打”与“严”几乎是同义词。这种传统教育的糟粕,却被人们奉为“信条”,以致引导一些教师走入误区。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情况发生了巨变。社会各个领域都呈现一种活跃状态,小学生们的信息摄入量大增,各类诱惑也增多,他们的思想趋于早熟。学生不再把教师看得那么“神圣”,有的教师在心理上也缺乏适时的调整,师生情感的维系有所弱化。一旦出现矛盾,教师的一种莫明的失落感,便以道德不端正表现出来。

  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就是不肯宽容学生的过失,容不得学生重复犯错;遇到不顺心的事便迁怒于学生;一时性起,不顾后果,将局面搞糟等,都表现了某些教师心胸狭窄、缺乏忍耐与克制、涵养差与临机处置能力差的问题。

  应当看到,体罚多发生在特殊环境中,多为教师在无人监督下的个体行动。教师一旦被激怒,容易失去自控,体罚似乎成为惟一选择。此时,如果教师师德修养好、有涵养,便会很快意识到个人行为有失检点以及对今后工作的不利影响,从而自觉中止不良行为。

  提升“师德”增强自控力

  要杜绝体罚学生事件发生,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自控力。而要提高自控力,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从许许多多的个例看,问题主要出在师德不良上。师德,主要体现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等方面。体罚本身不是为教育学生,而是朝学生“撒气”;不愿下力气做说服教育工作,而是企图以简单粗暴的手段解决问题;只要学生“服从”,不许学生“冒犯”,等等。

  找回真挚的师生情感

  体罚,是师生情感发生危机的结果。

  最近,记者参加了一个有关“家访”的座谈会,很受启发。一位班主任谈了这么一件事: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且多次迟到,班主任找他谈话,学生不悦,还面露“不屑”,把班主任激“火”了,想揍他一顿的念头都有。但这位班主任没有,而是到学生家中去了。家长为他推开了孩子卧室的门,只见地上摆满了瓶瓶罐罐。原来,孩子最近入迷地看了一本有关“小科技”的书,便动手做起实验来,废寝忘食。班主任看后暗自高兴,庆幸当初管住了自己的“轻率”。

  老师们说,了解学生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步。有人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其实错了。现在小学生的心理变得复杂、微妙,内心的秘密也多了。你不是他的朋友,就无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你不了解学生,处理起问题来就容易感情用事,以至出现过激行为。

  以上那位教师的经历,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一条经验:到学生中间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心、沟通,找回真挚的师生情感。

  校方帮助学生“维权”

  目前,有的学校在努力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以此作为师德教育的一种延伸。比如,有的学校建立起学生“校长助理”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有的学校成立了“法律自我援助中心”,支持学生自我保护合法权益;有的学校建立起“心理咨询室”,聆听学生的倾诉,及时处理有关侵权的问题,等等;还有的学校建立起“评教”制度,让学生既评价教师的“教书”,又评价教师的“育人”。

  对于教师的行为,学生有了发言权,可行监督、评价之责,有利于促进师德教育。

  随着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体罚学生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而学生懂得了“维权”,对个别教师的体罚行为也会起到某种遏制作用。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可以相信,体罚这种历史性的教育现象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