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智慧之源话记忆(一)与生俱来的记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科学家们认为,在一个人出生前,就有记忆产生了。胎儿在母胎内已开始熟悉母亲的声音,所以,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分辨母亲与其他妇女的声音。婴儿出生48-96小时,记忆水平便有了提高。有两位心理学家教婴儿区分两种不同的声音,能区分的则奖以糖水。仅用了半个小时,婴儿就学会听到铃铛的声音就转头,听到哨子的声音就不转,以期得到糖水的奖励。再通过半小时相反的训练,把铃铛与哨子的结合颠倒一下,婴儿又学会了以对哨子的声音的反应代替对铃铛的反应。

    记忆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记忆,人们的思考就失去了前提。有了记忆,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通过记忆,人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形成各自的心理特征。人类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记忆保持的时间也很长。人的有些记忆常常能保持七八十年或更长一些,一个90岁的老人,常常还能回忆起4-5岁时的许多事情。

   在俄国,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非凡的记忆力,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惊叹。据说有一天,另一位著名音乐家到拉赫玛尼诺夫的老师家里演奏了他刚刚写好的一部新的、任何人都没有听过的交响曲。爱开玩笑的拉赫玛尼诺夫的老师把自己的学生事先藏在自己的卧室里。当这位著名音乐家演奏完他的交响曲之后,老师就把拉赫玛尼诺夫领了出来,小伙子坐到钢琴眼前,把这支交响曲完整地重奏了一遍。那位音乐家听后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是从哪儿得知他的作品的?

遗忘——记忆的“孪生姐妹”

    讲到记忆就会讲到它的“孪生姐妹”——遗忘。人们学习、识记,总是希望永志不忘。可是,现实生活中偏偏要出现遗忘。仔细想想,人类的遗忘也是惊人的。有人做了个实验,测试人在学习半个月以后的遗忘情况,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小学生对地理知识忘了55%,中学生对生物知识忘了60%;大学生对物理知识忘了85%。

    怎样认识遗忘?我们以为有两方面是要搞清楚的。

    首先,遗忘是生活的常规,只要不超过一定的范围,是很正常的。遗忘对一个人的认识起着“筛子”的作用,筛去那些不很重要,不符合社会和个人需要的东西,保持下来的就是对个人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不能认为只要能记住就是好事,有时我们记忆中有大量完全不需要的琐事,如果我们不把它们赶快遗忘的话,势必拖累记忆,影响记忆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个别人在听演讲或听老师上课的时候,把演讲者或老师的有些口头禅记住了,而对主要内容都忘记了,这对他的生活和学习都是不利的。

    其次,要与遗忘斗争。也就是让那些我们不希望遗忘的东西不遗忘或少遗忘,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复习,通过复习,加强识记就能减少遗忘。

    遗忘的原因很多,心理学家对此做了许多研究。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了。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材料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相互抵消。人们记在脑子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些材料如果没经过整理成为有序的知识,就会相互纠缠,使所需要的材料提取不出来。

    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强烈的记忆意图会使注意力集中;对个人不重要和没有意义的事物,则会降低注意力,容易遗忘。日常的生活琐事,像本周内吃了什么、喝了几杯茶,如果不经强化,能记忆起来的人不会很多。

    抽象的内容往往比形象的材料容易遗忘。因为抽象的内容在大脑里留下的痕迹比较单一,而形象的内容留下的痕迹是多方面的。

       看了上述关于记忆基本知识的介绍,想必亲爱的家长对记忆力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您的孩子记忆力如何?该怎样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我想您们一定很想知道,请看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