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潮起潮落保健品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保健品市场在走过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摩登时代后,如今是个什么情形?春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南京的商场和药房的保健品销售点,发现消费者已变得理智起来,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原料相对单纯,能切实见效的产品,因此传统的参、蜂制品重又唱起了主角。在南京商厦,一位购买洋参片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每当觉得上火或十分劳累的时候我就用参泡水喝,这个习惯已有两年多了。为此我每年都要花去1000多元钱。”一位出租车司机则说,他在夜间开车疲劳时就靠西洋参含片提神。自去年8月就推出原枝参现场加工销售的南京友谊华联公司,每月的营业额一直维持在7--8万元,深受顾客的青睐。

  商厦保健品柜台的黄主任介绍说,十多年前,“人参蜂王浆”火爆南京时,她还是个小字辈,一天数箱的销量让她至今难以忘怀。此后各种“功能型”的保健品层出不穷,它们一般都强调含有“特殊成分”,因而超越了普通强身健体的功效,甚至可以起到抗癌、补钙、益智、增高的作用,至于这个“特殊成分”是什么,往往是秘而不宣。到“生命核能”横空出世时,这种状况达到了极致。然而,在最初的神秘感消失之后,生命核能究竟有何能,厂家始终没能正面作答,消费者使用后也难以认同,最终只能退出市场。由于这类产品生命周期很短,新品的花样又很多,令商家、消费者不知何去何从。这期间只有参、蜂制品的销售一直很平稳,有几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风度。如果说十几年前是“人参蜂王浆”拉开了保健品市场的帷幕,那么现在的情形就可以看作是一次回归,原枝参、纯王浆的畅销就是证明。南京友谊华联公司保健品柜台的严经理说,这许多年来市场的潮起潮落也培养了消费者的“平常心”,人们不仅不再盲目追逐广告推出的“明星”,“冬令进补”的观念也已被日常进补所取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健品市场已进入了一个不可能有“明星”的时代。尽管人们的市场消费行为已渐成熟,南师大金陵女子学院营养食品系教研室主任金邦荃仍提醒大家,选用保健品应谨慎,最好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说来,儿童进补应侧重改善体质,老年人进补的重点应放在强身健体、改善睡眠和提高免疫力上,至于青壮年没有特殊需要则不宜进补。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