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与心理调节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在考试之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这种心理是考生对考试具有自律性和责任心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对考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考试的成功,因此对任何考生来说都是必要的。但过强或过弱的焦虑都会影响考试成绩。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考试前认真调节心理状态,以正常的情绪参加考试,发挥应有的水平。
控制焦虑程度
考生对考试焦虑心理体验的强度,因自我意识的威胁程度不同而不同。不同情况的考生,对焦虑程度应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考生焦虑程度太低,这样会对学习过分放松,无所用心,不求上进,考得好与不好无所谓,这当然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因此,要适当提高其焦虑程度,本着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复习和考试。不仅把考试当作对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更要把考试当作为国家选拔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大事来对待。促使自己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提高学习成绩。有的考生焦虑程度过重,认为成败在此一举,从而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安,甚至不能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这种情况就很难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甚至会导致脑细胞联结系统机能紊乱,记忆受阻,思维僵滞,认知能力降低,正常的分析和判断受干扰,不仅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要适当采取措施,加强心理调节,降低焦虑程度。考生要正确对待得失,考得好,继续深造;考得不好,再度努力。一帆风顺固然很好,但遇到挫折并不可怕。相信只要锲而不舍,任何人都能取得成功。千万不要以为成败在此一举,而自寻烦恼。只有通过这种升降调节,使焦虑程度保持在适当的程度,以唤起大脑皮层的适度兴奋,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心理控制能力,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和轻松愉快的心情抓紧复习和参加考试,使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得以正常地发挥。
调整期待水平
期待水平是影响考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期待水平过高,注意力就会因集中于过高的目标而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因为目标定得太高,超过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在考试之前就会因没有把握实现目标而失去信心,影响复习效果和质量。也会在考试期间因过分忧虑而心烦意乱,分散精力,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考生要在正确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迫切心情的基础上,在正确对待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良好愿望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估计,定出可实现的目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应付考试结果。一般情况下,期待水平应以可能实现的目标为基础,甚至降低一点要求,让自己胸有成竹,充满信心,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养成良好个性
考生在平时要注重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在考试之前还要注意适当强化,这是预防和减轻过度的考试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实践证明,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兴趣、开朗的性格、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状态等个性心理品质,都对期待水平、认知评价和考试活动本身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有利于克服考试焦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总之,考试之前和考试期间的紧张和焦虑是所有考生正常的情绪反映,只要按照上述三个方面去做,相信各位考生一定能在考试中发挥出实际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