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美国的科教兴国之路(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2-10

一、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

今天,当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人类社会正开始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产 瞬息万变。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全球信息化、网路化、数字化、一体化,知识和科技的更新速度日 益加快,据科学家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从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到20世纪中期每10年增长一倍,再到 70年代每五年增长一倍,发展到80年代每3年增长一倍,估计目前仅一年左右就增长一倍[1]。科学技术迅速 地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新技术竞相涌现,新产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 的信息飞快传向世界的每个角落,越来越新的科技时刻冲击人们的工作生活,从而不断地改变着我们人类社 会。这一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的全球化的科技革命和经济革命,正在把我们人类的经济生活推向一个新阶 段,带给我们人类社会走向更加富裕繁荣的新机遇。有人将这个时代称为信息时代,有人将这个时代称为数 字时代,还有的人,尤其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将这个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 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广度和深度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无法比拟的。专家和学者们一致认为:知识经 济是当今世界一种新类型、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是二十一世纪的希望。

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于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他提出, 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产业”正超过传统的工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部门。198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 托夫勒又将后工业社会理论通俗化,出版了[第三次浪潮],立即成为最畅销的书。所谓“第一次浪潮”是指 约在公元前4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时代。“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7世纪到1830年,在英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200多年来,蒸汽机、发电机、汽车、飞机和计算机的相继问世和应用,大 大拓宽了产业领域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于是引发了 *第三次浪潮*。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工业取得了重大的新突破。同时,旨在 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企业重建”运动方兴未艾,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了[以知识为基础 的经济]系列报告提出,作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并列的知识经济对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产权等重大制度 问题的传统答案提出了挑战[2]。

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世界银行副行长 瑞斯查德在1997年世界银行年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经济中有两种力量在起作用--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这两 种力量的综合结果,正是把世界经济推向“新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世界银行已把“知识和发展”列为 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将越来约大。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 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长,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如自 1993年以来,在美国工业增长中,约45%是由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带动的。在此后的三年 中,高技术产业在美国GDP增长中的贡献率为27%[3]。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改变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对它们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美国的经济已持续8年增长,而通货膨胀率是40年来最低的。世界 经贸组织在1996年度的报告中说:29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GNP的50%是通过知识经济实现的[4]。西方科 技产品利润率是中国的100倍。

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生产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具有经济发展可持 续化;资产投入无型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决策经济化等特点。知识经济的形成,大体来说有如下几个 方面的特征:第一,信息技术作为经济技术体系的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 本动力。第二,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构成中的支柱产业。第三,从事信息和知识产业的 劳动者占全部劳动者的大多数,知识型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第四,知识和智力成为最重要的经 济资源,知识和信息所起作用超过物质和能源这两种传统工业经济中的基础资源,知识资源成为支持经济增 长的最重要力量[5]。简言之,知识经济是具有更强竞争力和更强稳定性的经济;知识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 机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即人的智力,而不是自然资源;知识经济因消耗资 源相对较小,从而为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广阔的前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贡献率达到了50%,目前美国的这一比率估计已达80%。在经合组织24个成员国的制 成品出口中,高科技产品的比重已达到了40%。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全世界购买计算机软件的支出为225亿 美元,1987年又翻了一番,提供到550亿美元。1990年,以微电子、新材料技术和航天工业技术为重点的世界 高新技术贸易成交额达到了2,300亿贸易,远远超过了一般实用技术的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这是发达国家在 高新技术创新活动领域中竞争加剧的重要诱因。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活动特别是高新技术国际贸易主要 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高新技术创新活动额占全世界高新技术创新活动总额的比重高达 80%以上[6]。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