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育改革要冲出校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2-15

  教育改革,如果只是局限於学校,庶几可以 肯定会遭到彻底的失败。

  在资讯开放的年代,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 接受教育。学校素来被视为正统教育的地方, 更是政治家、教育家塑造下一代的摇篮。但全 球资讯发达的结果,不单只消除了各地文化的 差异,社会次文化也令学校教育扮演着一个比 前更加任重道远的角色。

  教育的功能在於教化。政治家乃至教育家透 过学校教育塑造心中理想的下一代:忠君的忠 君,爱国的爱国;鼓吹孔孟圣人之道,就教之 以儒教圣人之道;想让大英帝国文化在殖民地 延续,於是在结束殖民管治前,大力发展英式 教育。这样看,教育之谓培养独立思考,实不 尽然。

  民智闭塞的社会,独裁统治利用教育钳制人 们思想。资讯开放,人们从多种媒体接受教育 。资讯不只是传达信息,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 影响了每一个人的思想。学校教育亦受到挑战 。社会各式生活面貌,提供了人们正反多面的 教育。

  社会文化,一方面凝聚着群众的生命力,但 另一方面却是百花齐放,当中有未经批判的次 文化,因此它同时存在着健康和腐朽的思想。 对於少读书,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影响尤 其大。

  学校教育,正受社会文化的冲击。它本身兼 负政治家、教育家的理想。它既不能跟社会脱 节,可是又要抗衡社会次文化。当资讯越是发 达的时候,社会文化流传越广,有本地的文化 ,也有外来的文化。

  对於如一张白纸的下一代,必然会深受其影 响,尤其是随着教育普及,传统尊师重道的观 念改变,学校说教的权威性降低。学校教育对 下一代的影响,我们且看一份调查:南京的中 学生,崇拜的偶像是科学家、文学家、学者; 香港中学生的偶像却是明星、歌星。两地社会 文化的差异,影响了下一代的价值观。

  教育的改革,如果只是执着於学校教育,无 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必然会徒劳无功。

  有唯利是图的上一代,就必然有以利为先的 下一代;有急功近利的社会,一定会出现锱铢 必较的下一代。这全看我们造就一个怎样的社 会给我们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