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窗边的小豆豆》有感——郑菲

作者(来源):郑菲    发布时间:2005-09-27

说心里话,我羡慕小豆豆,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这个超级棒的校长很有创意,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教室;第一次见小豆豆,他就听她说了4个小时的话,期间只是微微笑着问几句:“后来呢?”或者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最棒的是,他真正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为了找到心爱的钱包,掏厕所掏出了一座“小山”时,校长没有说:“干什么蠢事呢!”或者:“太危险了,快停下。”却说了这样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哦。”
   
我也羡慕小豆豆的妈妈,一位宽厚仁慈、懂得孩子的妈妈。直到小豆豆20岁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迫退学的事情。试想一下,在小豆豆还是个6岁的孩子时,这个妈妈如果像那些望子成龙的妈妈那样,气恼地责问:“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压力,这种伤害是看不见的,但也许终身都有“副作用”。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教育的前提是充分信任孩子,这种信任即便是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得到。我们太多地把来自成人世界的喜欢、成功、正确等规则强加给孩子,让幼小的肩膀过早承担种种压力,太少平等地、耐心地蹲下来问孩子自己想要怎么做。孩子的生活被成人控制,以至于孩子们的将来也只能被控制。也许,现在的我们无法直接套用小林校长的方法,也去建造一所电车学校,但这所快乐学校的快乐元素是可以模仿的——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做一个懂得孩子的心的老师,做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倾诉,可以信任沟通的大朋友,可以吗?给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孩子创造属于他们个人的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孩子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可以吗?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喜欢学校里的生活,能勇敢、自信、从容地从一个学校走向另一个学校,从现在走向未来,可以吗?
   
《窗边的小豆豆》让我记住了巴学园,也记住了这个特别的小豆豆。其实,这个小豆豆和我们身边的“小豆豆”是一样的。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可逆回的旅程,老师可以并应该做的,是让这个旅程拥有更多的欢笑。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