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针对学生发展特点需要教师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先进教育理念,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主张,倡导体脑结合、身心协调、健体益智、适度有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体育健身学习,自主锻炼,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发挥“健身育人”的课程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因而,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应建立具有学科自身特点的拓展型课程。
那么,什么是拓展型课程呢?体育学科又该怎样开展呢?
从定义上来看,拓展型课程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可以分为:限度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
限度拓展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各类活动,主要包括校园实践活动(如班团队活动、学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
结合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来看,我校体育学科在落实限定拓展课程的开设上已有一定的成果,我们不但开展了学校体育节,学校运动会,每月的体育竞赛,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强身健体的基本目标,又在常规教学之余为学生开辟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在自主拓展课程的开展中,以目前我校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刚刚是一个起步阶段或者说是正在逐步建立完善阶段。
去年我校与王后军少儿足球训练中心合作,开办了樱花园小学王后军足球训练基地,我认为这是一个开展自主拓展课程的良好起点,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依靠社会教学力量的辅助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展自己个性的平台,并且给以专业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学习,实践,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专业的运动技能,同时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兴趣。
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要更好的在我校开展自主拓展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投入到体育健身中,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点加以改进:
1.里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依靠社会教学力量的同时,在学校自行建立相关运动训练队,给更多学生创造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2.尽可能的挖掘教学资源,形成多方面的兴趣小组,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根据二期课改精神,体育教学不再是以往单一,古板的教学,不再是一味的教师教学生练的陈旧模式,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任,拓展型课程的建立必不可少,体育学科更是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拓展型体育课程,作为教师的我将不断的学习新课程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为建立我校的拓展型体育课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