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分数差逼出“高考移民”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2-24

  本报1997年11月13日载:贵州省六盘水市汪家寨中学教师张长安1996至1997年两年期间,“诱招”26名湖南籍学生前往贵州,并为其伪造了“合法”材料,骗取贵州籍考生资格以参加高考。其中18名学生被贵州省内外15所高校录取。这起违纪事件败露后,18名湖南籍考生被“清退出校”,“犯罪嫌疑人张长安被捕归案”。

  1996年9月3日,中南工业大学报名处出现了两个“王连国”,真假“李逵”狭路相逢,冒领他人入学通知的假王连国名叫王居西,调查的结果使人们更为吃惊,陕西籍学生王居西不仅是一个假“李逵”,而且还是一个利用山东与陕西考分差,组织15名山东学生到陕西岳庙中学考试的掮客。这一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是王居西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其他12名考前“移民”去打地区差已被高校录取的学生也按政策取消了入学资格。

  据来自贵州省招办的统计,仅1995年“移民”至黔的考生高达2000余人。一位熟知内情的中学校长说:“个别学生到陕西、贵州等地参加高考的事几年前就有了。”

  对于这些“非法”高考移民,一旦被查处,均被开除。对此,一些专家认为,从一定角度讲,有些同学走这一步是因为我们的政策不合理。北京师范大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一个湖北、山东的同学,在当地考可能连专科都上不了,但如果到青海、北京、上海等地去考,则可能上北大、复旦、人大,这种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必然导致高考移民的出现,因此他们是逼上梁山,对此有关部门应反省自己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