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八成调查对象竟认为负担不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2-23

  每天要上11节课,考试频繁到不仅有中考月考甚至天天搞测验,习题多得被编了名为《最近比较忙》的歌——课时多、考试频、作业量大,成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方面。日前黑龙江省组织的一次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大型调查显示,哈尔滨市21%的中小学生每天写作业超过两个小时。

  承担这项课题的是哈尔滨市社科院,形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其对象是中小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行政及其他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140人中,不写作业为81人,占总体的7%;每天写半小时作业的为356人,占31%;写一小时的为464人,占41%;写两小时的为194人,占17%;写3小时的为36人,占3%;写4小时以上为9人,占1%。其中,中学生写作业时间长于小学生,市区学校长于农村学校。

  调查还表明,超课时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以哈尔滨小学每周30课时为界,至少有三分之一或半数以上的小学超课时;以中学33课时为界,有近四分之三超课时。周最多课时达到55课时,有一所公立中学一天竟要上11节课。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测试成了一些学校的拿手好戏。学生们还要在课后、假期参加各种的课外班。值得注意的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人数是最多的。

  学生的课业负担之重令人吃惊,但令调查者不解的是,被调查的人中——包括学生,84%的人认为负担不重,特别要指出的是,被访问的老师有95%持此观点。

  沉重的课业负担妨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普遍感到睡眠不足,有三分之一每天只能睡六七个小时。另据哈市城调队的一份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学生患了近视,其中中学的近视率从初一的28%猛增至高三的71%,增长之快令人担忧。

  

课业负担过重 谁是罪魁祸首

  哈尔滨市对中小学生负担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此课题组负责人、哈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德滨研究员认为,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考试为中心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切同考试有关的都得到重视,一切同考试无关的都受到排斥。学校、教师、学生都要受考试杠杆的支配,由分数决定成败得失。为了考得好,就要死记硬背,就要多留作业,就要延长课时,就要增加补课及参加各种班,就要多考试测验,就要多发卷子,就要考试后排名次,就要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家长、老师对学生甚至实行体罚。在这个体制下,人才观变得狭隘了,认为只有上大学、当专家才是人才。另外,教材太深和教学方法简单也是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李德滨说,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程度深,内容多,这是因为现行教材不是教育家根据现代教育思想、根据中小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来编写的,而是集中各学科优秀教师来编写,每门学科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他们那一个学科的专家。教材越编越深,很多成年人也做不了现在学生的作业。

  李德滨认为,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必须要从现行的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特别是在观念上解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让学生“松绑”,给他们以创新和实践的空间。在实际操作中,要解决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教育体制结构调整是基础,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是关键,改革教程和优化教学过程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