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和处境下,大人把孩子组织起来,有的在帐篷里,有的在露天处,按部就班地上课学习。听着那琅琅书声,看着那孩子们的虔诚执着,有识之士当时就发出慨叹:“一个可怕的民族啊!”当时的日本上上下下都认准了一个理儿:教育不兴,则民不可富,国不可强;上上下下都憋足了一股劲儿:穷死也要兴学校,饿死也要办教育!谈到战后日本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时,前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说:“这算不了什么奇迹,但有一句话我可以奉告各位,我们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无独有偶,在沙漠里的小国以色列,在办教育这一点上与日本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色列建国后,历届政府将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作为根本。“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建国之初,在隆隆的炮火声中,以色列首任教育部长盖尔叫来了他的秘书艾德勒,他说:“艾德勒,我们一起来起草教育法,必须强迫3岁到15岁的孩子们接受免费教育。”“免费?”艾德勒惊愕不已。当时整个国家教育部就只有他们两人,唯一的财产是一架破打字机。“是的,免费!”盖尔坚定地说:“我们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这些阿拉伯人无时不在想把我们赶到地中海去。我们必须培训高素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几十倍于我们的敌人。”以色列在短短的四十年里,国民人均收入跻身于世界第25名,压倒了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打败了面积相当于它500多倍,总人口达到1.5亿的阿拉伯国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神话。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盖尔和艾德勒用那台破打字机打出了以色列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年,教育法在以色列议会全票通过,比中国的教育法早了整整三十年。
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文化技术应当高起点,一开始就学习最先进的尖端科学技术成果。今日的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相对科学技术发展来说永远是滞后的,但我们以教育为本的思路不能滞后,我们对教育的投资不能滞后,我们尊师重教的风尚不能滞后。看看日本和以色列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义无返顾地将教育摆在兴邦治国的首位,再看看我国至今还有不少地方政府挪用教育经费,拖欠教师工资,偏远穷困地区大量儿童失学,教师因生活贫困而流失,凡此种种不能不给我们敲响警钟,不能不引起国人的猛醒!
21世纪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思想。让我们暂且用两段耸人听闻却又发人深醒的话来结束本文:
“你的工作场所和你关于教育的观念将被改变,也许被变得几乎面目全非。” 比尔·盖茨(微软总裁)
“无论是灾难还是黄金时代,选择将由我们来作。” 约翰·耐斯比及帕特丽夏·阿吧顿《2000年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