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校长的困惑:减负从哪儿下手?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2-22

  新春开学的第一天,天津市重点中学耀华中学的学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匆匆忙忙从家里出发,赶着上早晨7:30的早自习了。取消早自习,避免超负荷运转,让学生安心在家吃早点,是该校为减轻学生负担实行的第一项措施。记者今天在京津两地采访,看到众多学校为了真正做到给学生减负,正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耀华中学任奕奕副校长对记者说:“减负不是单纯地早早放学,少做作业,而是通过减负建立新型的学校教育系统,建立新目标,使家长看到学生能力的提高。”据了解,该校的教师在寒假期间做了大量的家访,为学生的心理减压,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任说:“在重点中学,学生们上进心强,不怕做题写作业。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学习成绩和升学造成的压力如何缓解,这是减负的大课题,不该被忽视。”

  任校长此话不虚。耀华中学尽管在减负上作了许多努力,但他们仍不敢一点儿不给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补课,也不敢一点儿不许学生订阅教辅材料。减少补课,也得在周六补上半天;减少教辅材料,也只能规定在校长的批准下每科选购课外参考书不得超过两种。

  任校长的苦衷引起两地不少校长的共鸣。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说,我本意最希望学生不要整天就是读课本那点儿东西,但是,考试制度不改,中考和高考同样靠分数说话。我不给学生们补课,有家长不干,说耽误孩子;给学生补课,也有家长不干,说增加负担。关键是评价教学和学生水平的大循环问题没有解决。

  北京一中中学部主管教学的郭丽华老师告诉记者,除了毕业班,其他年级的减负主要应该把力量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如果教师还像以前那样教,学生的作业量就很难减下来。

  北京东城区东四十三条小学,只有460多名学生。一开学,学校就召开大会探讨减负问题。可居尚杰副校长仍然有些困惑:“减负是为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可是到底应该减什么?怎么减?”对减负,她还没来得及细细思考,可工作中的问题已经摆在她的眼前:这学期,书本仍然是原来的书本,老师还是摆脱不了它的束缚。既然要减负,又没有具体的办法,那就只有增加老师的负担,备课更精,讲课更细。现在居尚杰很担心,如果贸然操作,学习滑坡得厉害,那怎么办?她特别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拿出具体的措施和操作方法。她举例,取消了考试制度,学校该怎样去评价一个学生?原来评三好学生,是德智体各有各的依据。可以后,优秀生还评不评?老师一般不愿意给学生打良,都是优,那还有没有差距?而且拿什么标准去评价老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