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新闻分析:“减负”为何遭遇现实阻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25

    “减负”本来是件好事,可为什么遭遇到众多家长的阻力?本报1月24日一版新闻观察《减负咋就成了“差班”?——一位优秀教师的困惑》以及二版《孩子寒假怎么过》报道中的若干事实,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报道刊出后,引发了热心读者的讨论。中央民族大学已经退休的赵明德教授看了报道后,心情很不平静,眼泪差点掉了下来。他随即致电本报编辑部,谈了很多自己的感想。赵明德教授对这位优秀教师的尴尬和无奈深表同情。“这需要我们深刻反思——为什么‘减负’口号已提出这么长时间,学生的过重负担却一直减不下来?”

    赵明德教授认为,“减负”是对的,承受了太多课业重负的青少年学生需要轻松一点、快乐一点,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作出的“减负”举措没有错。但是,社会现实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演越激烈。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如何让“减负”不成为“减质量”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公众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赵明德教授看来,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设置是关键。他说,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绩好,教师所使用的方法大多是加班加点,结果造成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这种做法急需改变。比如,教学生学会一个汉字,有的教师让孩子几十遍、上百遍地写,而有的教师则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造了很多灵活生动的方法,学生轻松地就学会了,效果比“填鸭式”还好。后者就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值得提倡。

    赵明德教授同时还提到,我们要树立对待分数、能力、特长以及竞争的正确态度。竞争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不管你怎么改变评价标准和体系,即使不使用分数,等级也有好、中、差。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这种事实可能谁都难以接受,但这是现实。这时候怎么办呢?赵明德教授说,要“量才而求”,学校和家长对每个学生都要有个基本看法——孩子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要有个起码的概念,不要提出过于超出孩子自身能力之外的苛刻要求。

    北京一位姓张的家长对记者说,其实他也是支持“减负”的,但一考虑到孩子以后要走上社会,而当前用人单位又是那样注重文凭,便不得不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减负”是需要社会环境给予支持的,需要一个过程,用人单位重文凭、上级学校层层选拔方式不变,仅靠学校推动“减负”,困难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相关报道中的现象和热心读者的感想让人颇生共鸣。表面看来,似乎学校的“减负”和家长的高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其实不然,“减负”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这与家长的要求并不相悖。家长要转变思想,确立正确的能力观和人才观。不仅家长要转变思想,整个社会的相关观念和体制也急需改变。只有我们的社会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多元人才结构和人才理念之后,家长们对子女的苛求才可能有所缓解。

    “减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最高的——你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而成绩又好呢?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转换的不仅仅是学习时间的压缩,而是涉及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和体系等教育内部系统的方方面面。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教师在被剥夺了“填鸭”和加班加点的“权力”之后,确实有些无所适从。尊重学生的特性,倾听学生的心声,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是当前教育界的呼声。问题是,教师身子蹲下来了,能力也需要提高上去。这是当前教育中亟待改进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