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减负”已成为满天都是的话题,仿佛你说说,我讲讲,大家听听看看,就真的可以减负了似的。
负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很关健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易说清的问题。
表面上看,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来自于考试,应该说是应对考试,这在某些人看来不一定接受。有一些站着说话腰不疼的人包括部分领导讲,教师们,少留些作业,少出些题,多在课堂上下功夫,多改进教学方法,多提高效率;也有一些不怎么知行情的人讲,老师们,差不多就行了,别太多太高太厉害了。诸如此类的说法不少,他们的目标就是教师。可冷静地想一想,教师为什么这样做,或者说这一部分教师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私心肯定是有的,可在他们实现自己的私心时更多地实现了其他人的愿望。“学生的成绩,也是教师的成绩”,为了这些能高一些,学生们辛苦,教师们更辛苦,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就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考核制度。
因此要减负,就得改变这样的制度。
进一步再想,为什么考试要高些好?人往高处走,家庭中“望子成龙”,学校中“质量要上去”,这样的思想起着主导作用。是的,这样的思想没有问题,那么什么地方出了错!不对的是,“好”和“高”的标准(中庸点儿吧,该讲“不完全对”)分数高、学习好、人品高,这三者被错误地标上了“=”,大部分人心目中是约等于。如果这样的标准得不到纠正,减负只能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