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首先,请您谈一谈当前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的意义。
答:我国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率领教职工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时期,继续抓紧抓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政治、业务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问:最近,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签发了教育部第八号令《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能否谈谈《规定》出台的背景?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得到蓬勃发展,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部分校长的教育思想、法治意识、品德修养、管理能力等相对滞后,制约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长办学观念的转变和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件十分紧迫的大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有必要以政府规章确保中小学校长培训在法制化的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
问:《规定》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规定》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和管理、培训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在职校长每5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没有按计划接受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者,中小学校长任免机关(或聘任机构)应令其在一年内补正。期满仍未能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者,不能继续担任校长职务。
问:《规定》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形式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规定》提出,中小学校长培训以在职或短期离岗的非学历培训为主,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任职资格培训: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00学时;
在职校长提高培训: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每5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
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
问:教育部在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过去一年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一是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全面动员和部署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二是加强了法规建设,颁布了《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三是改革干训管理体制,加强培训的宏观指导,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设立“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网络。四是开始着手改革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教材体系,确立并实施了“21世纪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开发项目”,坚持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确保重点的原则,采取“面向全国,公开竞标”的办法进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五是为加强对中小学骨干校长的培训,启动了“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计划”。六是促进各地进一步巩固了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取得了明显进展。
问:今年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促进各地力争保质保量完成“九五”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确定的任务;二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积极进行培训教学改革。组织修订颁发《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并组织制定颁发与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三是革新培训内容。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组织编写出一批新颖的、多样化、系列化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课程专题教材;四是加大对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的力度,推进 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计划 的完成;五是加强干训管理者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干训队伍的整体素质;六是着手起草“十五”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七是落实《决定》,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起草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八是组织开展培训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培训工作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