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孩子的“虚拟动物世界”令人忧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4-19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可成长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很少能见到 动物。我儿子两岁的时候,第一次到农村奶奶家去,玩儿得那个欢啊! 见到羊追羊,见到牛追牛,见到鸡追鸡,见到鸭子追鸭子……带他到 邻居家串门儿,每到一户,他就直奔人家的猪圈,要去找猪玩儿。等 到临回省城的时候,他坚决不走,大人喊他上车,他往野地里跑。

  到他6岁多了,我们利用假期,又领他到青岛旅游。考虑到一个男 孩儿的兴趣,专门带他去俩地方:一处水族馆,一处海军博物馆。结 果让我们大失所望——水族馆里那些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海物,已 丝毫引不起他的兴致;海军博物馆里的那些舰船、飞机、大炮、水雷, 他也觉得根本没什么意思。让他进潜艇,他哭着不进。

  直到逛大商场的时候,来到了电子游戏厅,他才又活跃起来, “打坦克”,“炸鱼”……一会儿就把30多块钱全部玩儿完。就在事 隔一年后的今天,人若问他:“青岛有什么好玩儿呀?”他必定说: “电子游戏!”因为他在家时,从来捞不着玩电子游戏。

  为什么一个孩子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总结,纯粹是看动 画片看的!

  动画片里的动物,几乎都是平面的、极度夸张的、拟人化的,跟 真实的动物几乎完全没关系,至少是一点也不像。唐老鸭哪像只鸭子 呀?米老鼠哪像只老鼠呀?但他们比真实的鸭子、老鼠可有趣多啦。 飞机大炮也是如此。在动画片里,一个英雄站在空中大喊一声:“光 的力量!”于是一挥手,就用比激光还厉害的光把敌方的飞船给照化 了。孩子看这种东西看多了,怎么可能还会对真实的动物、真实的兵 器感兴趣?

  现在城里的孩子,大半就是在这样的虚拟环境里成长。他们晚上 抬头看不到真实的星星和月亮,但却看了无数种版本的惊心动魄的动 画“星球大战”。在他们眼里,真实的世界简直乏味透了。等他们再 长大点儿,还要整天听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爱情歌曲”,看港 台风格的完全模式化的“爱情影视片”。那也都是些类似动画片的虚 拟作品,他们不可能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真不敢想象,这一代孩子,将成长为怎样的一批“新人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