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倡导的科学精 神,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在旧时代,“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等不 过是一些人无法实现的善良愿望,那么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改革开放事业稳 步推进的今天,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不仅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而且也 确实成为治国兴邦的重要方略了。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 辉论断的指引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作出了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正是这样,五四科学精神的 内涵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进程,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丰富。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要不断加强和推进科技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他又指出, “青年人思维敏捷,风华正茂,最富有创新的活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 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江总书记的讲话向我们昭示这样 一个道理:民族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
1996年和今年年初,江泽民同志两次视察北京工作,要求北京努力创造第一流 的工作水平、工作成绩、工作经验;他还指出,北京市集中了许多科研机构和大专 院校,具有科技、人才、智力和知识的优势,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坚实基础, 要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一批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以利带动和开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此, 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把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进 程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建设“数字北京”。所有这些为北京青年弘扬五四科学精神 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今天,全市青年纪念五四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 积极投身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首都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争做科技创新的生力 军。
争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创业精神。 树立创新意识,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思想禁锢,打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的束缚, 始终把目光对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追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敢于 和善于推陈出新。提高创造能力,就是要发愤学习和努力掌握高、精、尖的科学技 术知识,不断用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充实自己,同时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 会实践统一起来,在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积累经验,经受锻炼,增 长才干,切实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建设新世纪的本领,真正成为首都现代化 建设的有用之才。培养创业精神,就是要把胸怀大志同脚踏实地、勤勉敬业结合起 来,紧密围绕发展首都经济这一中心任务,在破解改革难题、优化产业结构、加快 城乡建设中,在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大潮中,在建设中国的科 技园区———中关村的宏伟工程中,施展聪明才智,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深信,具有光荣历史传统和创新精神的全市青年,一定能够高擎五四精神 的火炬,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先锋,为首都经济的跨世纪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贡献自己火热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