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学费标准的不断调整,尤其近期北京地区高校学费上调,如何帮助贫 困学生完成学业已成为社会热点。尽管各级政府正建立起一套“奖、贷、勤、补、 减、免”的资助体系,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贫困学生的问题,特别是贷款担保成了 制约推动学生贷款制度普及和发展的瓶颈。
按照最近出台的北京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北京成立了北京市学生贷款管 理中心,专门制订了由市人民教育基金会为学生提供担保的制度,为部分生活特别 困难又无法找到担保的学生提供担保。
市教委学生处处长甘北林告诉记者,政府设立的这个基金也不能解决所有贫困 学生的贷款担保,所以成立一个由企业捐资的基金,首批资金由生命源公司提供 50万元。他呼吁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同全国政策不同的是,北京市助学贷款办法以国务院文件中规定的国家助学贷 款的政府利息补贴50%为基本原则,提出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全部贴息,离校后的贷 款不再贴息的办法,如果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归还全部贷款,政府将为其负担全部利 息,以此鼓励和促使学生提前还贷,也有利于国家更快地回收贷款。
据了解,北京地区67所高校的23万在校生中,有15%的贫困生。北京市教委目 前没有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但从各高校自定的标准看,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大 学生为贫困大学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据北京团市委此前的一项调查表明,有 3万多学生可界定为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