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名教师”工作室加快推出年轻教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0-11

    在艺术创作领域方兴未艾的“名人工作室”,现在在上海已被引入了教育领域。日前,上海卢湾区教育局大胆创新,首推5个以教师姓名直接命名的“名教师工作室”,为培养教学新秀、激活教学科研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据区教育局党办副主任张晓明老师介绍,“名教师工作室”是卢湾区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工程的又一新举措。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因为人口出生率降低、居民动迁和学校拆并等各种原因,均面临学生人数减少、教师人数富余的问题。而同时,在教学领域有所建树和创新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却又相对缺乏。因此今年上半年,区教育局开始酝酿建立“名教师工作室”,希望通过打“名师”品牌,加快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的步伐。

    此次推出的首批工作室由5位不同教学领域、各具特色的名师组成。王大任工作室———向明中学特级教师王大任是今年“我喜爱的好老师”金奖获得者,他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顾爱玉工作室———上海市第四聋校校长、特级教师顾爱玉是市“名师讲坛”主持人之一,特殊教育的权威,同时在教学管理上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张主方工作室———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张主方一直致力于尖子学生的培养,他所带的学生曾多次在国内外的竞赛中获奖;程华工作室———卢湾区第一小学校长程华,是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程的导师;郭宗莉工作室———思南路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郭宗莉是上海幼教的权威。

    卢湾区教育局为扶持工作室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的特殊措施:每个工作室将获得一万元的首期运作经费;可以在全区教育系统内挑选助手和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可以自行组织学习、参观活动。“名教师工作室”则将在破格培养青年后备人才,重点教科研课题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如每个工作室要制定1年和3年的工作目标,带教和培养的对象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培训方案,培养过程要有书面记录;工作室成员每学期都要向全区(或市)定期举行示范教学,组织学术论坛讲座等活动,以体现落实素质教育的示范性。

    张主方老师是区教育学院的物理研究员。他表示,尽管工作室成立不久,但已为今后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如利用一两年时间培养4到6名物理学科青年骨干和几名青年高级教师;根据高考改革思路,组织资深教师和部分青年教师编写《2000年高考复习和评估新思路》,参加《理科综合专题研究》试点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的科学素养等。张老师目前的任务是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良好的培训计划。他认为青年教师最快的成长方法是多听课,因此工作室的第一项计划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一带一”模式,在全区的物理教师中推广跨校听课。

    张晓明老师表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项长期的工作,区教育局将根据工作室的具体工作情况,考虑逐步增加“名教师工作室”和推出“名校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