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0-23

    史宁中,195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1982年~1989年留学日本,九州大学理学博士。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数理统计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副理事长。

    面对众说纷纭的“素质教育观”,史宁中校长自有一套看法:“素质教育的重心依然是在学科之内,在于学科教育的改革,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乍闻此言,再回想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学生,他的说法竟有些为应试教育开脱的意味。

    史宁中澄清自己的观点:“目前的教育方式是存在问题。我们的教师过分倚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并且要求学生侧重于学科知识本身的记忆与理解。学生只知结果,不知过程。以勾股定理为例,我听过一些中学的课,老师只是告诉学生怎样在习题中应用定理,可学生根本不清楚它的实际应用价值。简单举例,进行天气情况预测的模型就是根据勾股定理制作的。单纯的公式,怎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这显然与我们希望达到的素质教育不相适应。”

    他勾画一个轮廓:“一位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师,或许对本学科的前沿发展的一些细节掌握得不够深刻,但对本学科的总体应有所把握,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方法的产生背景和来龙去脉,特别是其思想方法和创新之处能够了如指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去启发学生,达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质量’的目标。”

    东北师大为传统意义上的教书育人赋予了新的涵义。

    变化首先来自学生的课程安排。“我们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思考,给学生更多的兴趣选择。”他解释,过去课程安排太紧,如今课时从一天6个小时减到4个小时;课程也随之系列化。以中文系为例,分为写作、文艺理论等4个系列。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学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60~70%的课都在一个系列里选择,尽可能在一个专业里深造;文理科的课程开始交叉,文科学生要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理科生也要培养人文素质。史宁中每周都要搞讲座,“我告诉同学们,结果记不记不要紧,最主要的是学会思考的过程,学会抽象与逻辑的推理和思考”。

    学生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学生干部轮换制。现在每半年学生干部就要轮换一次,一次要换掉三分之二的人。每次都是重新培养,培养学生们的组织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今年的毕业生为例,每个人都当过干部。相对而言,老师的工作会比以往更辛苦,可学校的工作就是培养人,培养出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生,培养出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老师。”他认为,“如果我们在大学拼命地管学生,那他们毕业以后就会更加严格地管理他们的学生。我不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我希望我们的毕业生,不论在哪里当老师,不要一个劲儿地管学生,不要总是斥责学生和家长,而是寻找各种机会去培养学生。”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史宁中认为才有师大自己的特色:“一有敬业精神,二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三有足够的综合能力。我要求师大的毕业生要爱学生,做每一件事,都要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他明确表态:“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我们要努力培养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