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一切为了孩子”使“我们的学校没有围墙”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0-28

   “我们的学校没有围墙。我们学校的大门随时都是向家长敞开的,因为我们学校不光有1434名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校长张玉仁如是说。   

   成都实验小学分校所在区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有的家长来找校长或教师经常是穿着拖鞋、光着膀子,而且动不动就一屁股坐在办公桌上,学校办学环境很糟糕。   

   学校不能消极等待社会、家庭为学校创造育人环境,要在优化内部环境后主动出击。校长张玉仁说,学校必须用诚心和实效换取家长的认同和信任,只有取信于家长,才谈得上同心同步育人;只有做好了家长工作,才能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也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良好的教育环境,巩固教育成果。”   

   为此,学校提出了“让我们的学校没有围墙”的口号。学校对家长开放,欢迎家长随时来访。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严格做到“四个一”:一张和蔼的笑脸、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个合理的建议、一点科普知识,并要做好家长来访记录。学校还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与3至5名家长交朋友。校长张玉仁亲自带头每天清晨在校门口进行“家长咨询一刻钟”,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她的话说,这是在收集“第一手材料”。

   家长学校——

   让痴心父母都快乐

   这所年轻的学校创办仅5年,可她的“家长学校”也办了5年。校长张玉仁介绍,他们每学期都要为家长举办20次家庭教育讲座。记者随手翻开了学校展室平台上的几十本“家长学校”教案,“成功人人有份”、“孩子是在生活中塑造的”、“领略严谨思维中的快乐”、“为孩子打开五彩世界”、“和孩子交朋友”、“教会孩子说真棒”等讲座,篇篇鲜活、新颖独到。   

   一般而言,家长会很容易流于形式,可分校的家长会几年来竟没有一人缺席,也没有一人迟到。原因在于学校不是把家长会开成“告状会”、“批评会”,而是真正解决家长的问题,开到了家长心里。

   家访日记——

   让教师走向学生

   教师写好家访日记,是实小家校教育的又一特色。

   起初,教英语的张雪梅老师对学校要求的家访并不以为然。有一次,张老师来到平时沉默寡言、不爱举手发言、作业却出奇地好的小荷家。小荷父母是工人,面临下岗的危机,无法管孩子的学习和提供很好的物质条件。来到小荷的卧室,张老师仿佛回到了童年,看到那花花绿绿的小世界,张老师明白了,无论多么内向的孩子都有自己一个热闹的世界。走出小荷的家,张雪梅深感家访确实能使一个老师走向成熟。   

   对特殊家庭,实小分校的每班老师都有档案,清楚记载着学生的特殊情况、学生表现,并细化了老师的策略。五年级一个从新疆转来的学生,在学校不主动交作业,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经过家访,得知他父母忙于经商,疏于对他的教育管理。老师的策略是给他十二分的爱,排解他的一切困惑,让他尽快和同学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不光是主科教师,体育、美术、自然、音乐等学科老师和后勤老师都有厚厚的家访日记。看来,家访成了分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阅读卡——

   与父母携手进步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家长给孩子买大量的书,可孩子往往很少看。而分校学生与父母一起阅读,已成为家庭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学校要求家长最好能与孩子一起阅读,阅读后要填写一张阅读卡。阅读卡的内容有三项:家长最喜欢的文章题目,家长赞成哪些观点和哪些教育方法,孩子读了哪些文章,最喜欢哪些句子。   

   一份份阅读卡,也是家长们极为用心的答卷。他们在回答思考的同时,也解剖了自己的失误,反省了自己的过错,升华了自己的思想。

   成功——

   扬起上进的风帆

   学校要求家长不对孩子作评价,而要求孩子自评,与家长进行心对心的双向交流。学校的自测表《成功从这里开始》包括五项内容:学习能力、行为规范、健康体魄、生活能力、家长寄语。《成功表》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六·一班成箫雅在“学习能力”这一款写道:“我如今已十分欣喜地发现自己能够成为一位可以写一二千字的小作家了,能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能力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了。”   

   有了成功的意识,孩子们发现班上每一位同学都不是多余的。尝识成功、创造成功已经内化为分校每位同学的内倾力。 “一切为了孩子”,你只要到分校来,就能感受到这种家校和谐教育的魅力,就能感受到融化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教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