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2岁的周小刚骑自行车上学,到羊市街时,一辆自行车拦住了去路,车上跳下了两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一人拽住周小刚的自行车把,说:“小孩,有没有钱?”周小刚说:“没有。”“下来,把车留下,你走吧。”看到向他说话的人腰里别着一把长刀,小刚哭了出来。人们行色匆匆,没有谁注意到他们。周小刚环顾四周备感孤立无助,眼睁睁看着两个人抢走了自行车。站在街边,周小刚哭得十分伤心。一位路过的行人得知原委后,提醒他赶紧跟家长联系,小刚才给爸爸打了电话。
    11月14日,记者来到成都这所小学采访。周小刚说:“我当时很害怕,不敢喊,光知道哭。”他还特别强调,自己“这样做不对”。
    周小刚的父亲心有余悸:“孩子打电话哭着说自行车被抢了,我当时的反应是十分担心、后怕。我们教育孩子要老实、听话,但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所小学的老师李莉说:“学校规定孩子在年满12岁后才能骑自行车,就是怕出事。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也包括生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小学生自身力量薄弱,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比较欠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来完成。”
    当地一家媒体把周小刚称为“小乖乖”,提出“小乖乖遇劫没吭声,培养机智、大胆、有主见的下一代迫在眉睫”。
    周小刚就读的小学的大队辅导员陈翔说,面对突发事件,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可能涉及让孩子如何更机智、勇敢一些的话题。我们教育孩子首先要“珍爱生命”,同时,孩子遇到了危险,要求我们的社区、学校和社会各界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营造一个让孩子安全成长的环境而努力。在孩子没有具备行为能力之前,我们可以教育孩子富有正义感,但生命安全一定要放在重要位置。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害怕、哭泣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正常反应,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对这一行为进行反思,也不能让他觉得“遭遇抢劫只会哭”是犯下了多么大的错误。灵活、勇敢、机智,是我们对于孩子成长的希望,但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这样,是不是过于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