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哈尔滨的一些小学,同学们比较反感某位同学时,大家都称他为“偶像”,解释为“呕吐的对象”,而某位同学头脑反应慢时大家都称其为“天才” ,实意为“天上的蠢才”。
据一些中、小学生反映,这些新编语汇也不知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开始时只有几个人知道,后来,经过传播,便成了“流行语言”。一位家长反映说,他家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不知从哪儿学来了这些“名词新解”。他认为,对这些所谓的流行新语汇,决不应听之任之。
哈尔滨香安小学负责人说,对于正处在对语言理解运用阶段的小学生们,这种现象无疑是有害无益的,学校和家长应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教育。让孩子把精力放在有益之处,不能让孩子以此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