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巴特利研究所预测: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0年内,美国将有至少2500亿至4000亿美元的资金进入网络教育领域。2000年5月份《福布斯》杂志认为网络教育将是美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网络教育将在全球形成一个以千亿美元计的巨大市场。
    1996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中小学网校101网校。此后,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又有200余家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应运而生。有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7万多所普通中学中,注册的网校学生人数已达60多万。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学习方式。
    --企业+名校遍地办网校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网校都是非学历教育网校,较有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北京。按照技术方案的不同可分为基于计算机专网技术的网校,如早期的101网校和四中继往网校和基于国际互联网技术的网校,如汇文网校、实验中学网校等。按照师资来源的不同又可分为依托于一家名校的网校和与多家名校约稿的网校。前者的典型有101网校、实验中学网校等,后者的代表则包括北大附中网校、国联网校等。网络教育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只能作为后者的有益补充,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网校提供的一切服务可以归结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课外辅导和教学。当然,网校学习的成效最终仍要依靠传统的应试教育去检验。于是许多网校在宣传自己的办学成效时,会颇为自豪地选择几个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员作为佐证。
    有关研究指出,我国95%以上的行业和产品当前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形成低水平的买方市场,唯独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高质量的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仍是卖方市场。且不说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是基础教育也相当薄弱,有些地方出现了考普通高中比考大学还难的现象。那些久负盛名的重点中小学更是成了极其稀缺的宝贵资源,这正是企业愿与名校联手的原因。
    记者在采访汇文网校、实验中学网校、国联网校和101网校后发现,它们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除了国联网校,其余3家都是遵循“企业+名校”的经营模式,企业出资金和技术、名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年盈利所言不虚
    学费收入不错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教学形式掩盖不了网校的企业性质。应该说,网校是学校和企业的特殊混合体。目前,所有的网校都提供的是有偿服务,收费标准依年级、科目、时间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学生进行一年的全科学习,费用从500元至1500元不等,应该说一般的家庭都能负担得起,比起上补习班、请家教要便宜得多。当然,上网校的全部费用除了学费外,还包括上网费用,含电话费和互联网接入费。据调查,参加网校的学习,如使用得当,学生一个月的上网费用仅几十元。说起收费的理由,实验中学网校的金岩先生介绍说:“网校组织这么庞大的教学资源和维持网站的正常运作,需要很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家长也花得起。”收费不会成为网校发展的障碍。
    可当记者问及各网校自身的盈亏状况时,所有的接受采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得极其谨慎,或讳莫如深或含糊其辞。汇文网校的丁校长说目前汇文网校处于正常运转之中。实验中学网校成立较晚,目前也处于平衡状态中,但由于还想滚动发展,扩大规模,真正获利还得等到3年之后。国联网校的市场部经理刘锋先生告诉记者:“国联网校每年的投入都在700—800万元左右,预计2001年就可初步盈利。”101网校的黄勇总经理告诉记者:“101网校现在处于盈利阶段,但收入也没有外界所传的几千万元那么多。”据估计,网校三年基本能够盈利。
    生源充足说起网校未来发展的空间,每一位受访者都显得极其乐观。目前全国共有中学生6000万。小学生1.4亿,据金岩先生的推算,光北京市,具备上网能力的中小学生就有60万之多。而黄勇先生保守地估计这个数应在30—50万间。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选择网上学习。北京市教委要求在未来三年以内,北京市的所有中学生都必须学会上网,半数以上的小学生也要学会上网。国联网校的刘锋先生认为在全国范围内,这一巨大的市场只开发了2%左右。接受采访的这四家网站目前的注册用户在1万至5万之间。刘先生希望有更多的网校加入进来,一起把“蛋糕”做大。
    广告投入低几乎所有网校的市场推广手段只是适量的广告和在学校内设立代理点或与知名品牌的电脑捆绑销售。在分析网校为何不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开发时,刘锋先生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市场空间虽大,但并不成熟。家长普遍对孩子上网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据CINNIC2000年1月17日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也就是说,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其二是网校提供的服务也有待完善。网校的用户中小学生是非常密集的群体,口碑的宣传十分重要。若产品本身不过硬,又非要大肆炒作,只能是砸了自己的牌子。刘先生强调,分析市场空间不能只看调查数据,必须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国联网校的口号是:“网络再大,服务的是个人。”定制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才是立足的根本。
     --网校
    会随应试教育消亡吗
    名校名师在应试教育方面的绝对优势是网校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只要应试教育还存在,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的网校就有十分可观的前景。曾有人说:“应试教育消亡之时,也是网校消亡之时。”国联网校的刘锋先生认为至少十年内,现有的教育体制不会有太大变化。而十年中,我们的网校也应该探索出了一种成熟的模式。更何况,在现在的每所网校的主页上,除了与应试教育息息相关的课程外,还有不少关于素质教育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可以预见,网络教育在未来素质教育的年代里也大有发展空间。
    汇文网校的丁京校长告诉记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1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长1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就增长1倍。在这个知识量急剧膨胀,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的时代,教会学生寻找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比简单地灌输现有知识要重要得多。网络可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终媒体,网络化远程教育在传递信息的快捷性、检索信息的便利性、群体之间协作范围的广泛性、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的灵活性等方面是传统学校无法企及的。网络教育不只是教育技术层面的革新,还会使教育界对于指导思想进行大反思。
    实验中学网校市场部的金岩先生则是以“促进教育公平”的角度来阐述他们的办学宗旨的。金先生说:“在目前这种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下,一分之差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种差异不一定是孩子的资质有多大区别,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不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毕竟,中国的好学校和好老师相对于巨大的教育需求来讲实在太少了。在传统课堂中,一个老师最多能面对几十个学生,而在网校,成千上万的学生都可以平等地接受一个教师的辅导。依托于优秀教学资源创建的网校真正实现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实验中学能有今天的影响和声望,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教师多年耕耘积累出来的,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公平检验的。但是能进入实验中学就读的学生太有限了,我们把实验中学的优秀教学资源搬到网上,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通过网络接受名师的辅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国联网校计划在5年内,规范产品,树立独特的卖点,开拓相关的网络业务,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注册用户人数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刘锋先生颇为自豪地说:“很少有哪个商业网站敢做出5年的发展规划。”
    实验中学网校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拥有10家地区性分校和50家加盟校的中国最优秀的网络基础教育的联合体。最保守推测,到2003年,线上注册用户达到25万人,让更多的学生享受网络教育的便利。
    有人预计,网校做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在网校平台上做电子商务和开展广告业务,收取交易费或获取广告收入。目前,网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学费。发展最早,影响力较大的101网校现在虽然也有一定广告收入,但黄勇先生告诉记者:“比例很小,不到全部收入的10%。”其他网校由于用户规模更小,几乎没有广告。
     --新建网校需经审核
    2000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举办教育网站和网校必须经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核准。消息传出,引起不小震动。这是否意味着政府要对网校严加限制?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教委信息化办公室的倪美娟。倪女士介绍说,教育部从来就没有大张旗鼓地鼓励举办网校,但也没有严加限制。目前是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就是进行审核。毕竟,网校是新生事物,是好是坏,总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北京市的审核工作是分期分批的。第一批审核工作还未结束。因为审核首先需要网校自己提出申请,对于那些还未提出申请的网校,可能会通过一定渠道通知他们,允许他们延迟一段时间。在审批工作未完成之前,不能认定某个网校是合法还是非法。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没有一家网校取得了合法的资格,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由于注册登记工作还在进行中,教委也不能提供北京市网校的确切统计数据。至于用什么标准来评价网络合不合格,倪女士说,主要是从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和资金方面进行考虑。由于一切都还在探索中,具体的管理审核办法到现在还未形成一致意见。估计最近会开会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网校算不算是社会力量办学呢?倪女士认为目前这方面的法规还存在空白,网校与以往认定的社会力量办学实体还有着很大差异。只能说网校是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制定现在的管理办法,只是想规范网校市场,不让劣质的网络教育误人子弟。而网校如何完善自身,在发展中立稳脚跟,只能依靠市场的检验,这是政府不能干预的。她预计,那些技术先进,安全性高,课件制作准确灵活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网校会有很好的前景。倪女士透露,除了现在的审核管理,教委还会建立对网校的长期监督机制,比如年审制。对不合格的网校进行提醒,督促其改进,而对优秀的网校可能会在教委的主页上设置链接,作为政府的推荐网校介绍给大家。看来,政府也想为优秀网校的脱颖而出加油助威。
    对政府部门的举措,黄勇先生表示欢迎,他认为这对于规范网校的经营环境,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所有受访者对行业前景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心一直深深地感染着记者。如果高的人气指数加上确实巨大的市场空间,使人没有理由不相信网校的春天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