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萍)在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代表们形成了一个共识:“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可动摇。
到2000年,黑龙江省已经在94%的人口地区实现了“两基”,初步奠定了全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人才和智力基础。但是,黑龙江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的“两基”普及还是低标准的,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教育的发展。为此,黑龙江省提出,在2001年和整个“十五”期间,全省要坚持分类要求,分类指导,打好“普九”攻坚战,力争2002年全部县市区(企)通过国家验收;修改完善基础教育规范化学校办学标准和要求,以建设素质教育实验校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初中综合办学实力和教育水平,解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中的“瓶颈”问题。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尚未实现“普九”的地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签订了责任状。齐齐哈尔市政府还专门组织了“普九”工作组,指导督促“普九”工作,一些制约“普九”的关键问题如资金筹措、校舍改造等问题都纳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佳木斯市把继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巩固提高“两基”的重要途径,着手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吉林:确定三大改革任务
本报讯(记者 陈帆波)在日前召开的吉林省2001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副省长全哲洙就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出吉林教育的三大改革任务。
第一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说,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竞争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其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必须树立质量第一观念。素质教育的实践首先要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突破,要以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深化改革,积极开设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并围绕新设课程组织编写新教材,允许学校自主选用合法教材。第二是解放思想,推进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他说,必须转变观念,以大教育、大产业、大市场的视角来思考和研究教育投入问题,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三个任务是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全哲洙认为,如何做好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是当前发展教育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他说,发展职业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打破“职业教育等于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于终结性教育”的狭隘观念,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并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好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一要靠改革,二要靠市场,实行办学体制多元化,招生形式多样化,办学形式个性化,学生就业市场化。
江西:力求实现十大进展
本报讯(记者 徐光明)江西省日前召开200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01年的教育工作。江西提出,2001年全省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把握发展主题,调整教育结构,狠抓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力求十大进展。
据了解,这十个方面的进展包括: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供给方面取得新进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今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人数力争达到30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力争达到38%,力争有10个县(市、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考录取率力争达到60%。在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全省市区小学和县城小学从今年秋季起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在高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组织实施“校校通”工程。在加强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新进展。在巩固“两基”成果,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方面有新进展。部署实施义务教育由八年学制过渡到九年学制。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面有新进展。在发展民办教育,努力形成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学格局方面有新进展。在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育投入方面有新进展等。
甘肃: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
本报讯(记者 牛喜林通讯员赵连勤)近日召开的甘肃省2001年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期间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并对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十五”期间甘肃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是:以教育发展为主题,以教育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会议提出,到2005年,全省90%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入学率达到85%以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左右;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建成省级重点学科30个左右,硕士点增加到100个左右,博士点增加到30个左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稳定在100个左右,在籍考生稳定在35万人。到2010年,全省完成“两基”任务,在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基本建立起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逐步提高全省教育总体水平,努力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