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育部课题:课堂教学如何改革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3-09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难点。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能不能改、怎样改?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人还心存疑虑。

    教育部人事司不久前委托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进行了一个名为“课堂教学传统与现代的比较研究”的课题,从设计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入手,对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这里介绍的是其中英语教学部分的一些片断,从中也可以摸索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以学生为主体 专家观点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次课题实验的目的,也正在于鼓励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作为建青实验学校的优秀英语教师,施志红从1984年开始曾多次参与英语教材的改编工作,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的教学奖,她还是上海第一批使用牛津英语教材的老师之一。但是,这次参加“课堂教学传统与现代的比较研究”课题组英语组的工作却着实让她产生了很多困惑,总觉得课堂节奏有点乱……

    和施志红一样,参加英语组的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刘砚、汪艳,宝山区实验小学的胡敏、朱婷婷等其他几位教师在接受了任务后,心里都有些忐忑不安。

    在刘砚和课题组负责英语子项目的左焕琪教授之间还曾经为此发生过小小的争论。当时,课题组要求刘砚把下节课的主题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回家准备,然后第二天上课就要求由学生来主讲。刘砚说:“一开始我很疑惑,因为我比较喜欢在课堂上讲解完以后再由学生讨论发挥,我觉得相当一部分知识还是需要老师先讲解的。”当然,在课题组的坚持下刘砚还是完成了这次尝试,而且效果还相当理想。刘砚说:“后来我仔细反省了很长时间,发现左教授的做法还是有她的独特之处的,她的目的正在于鼓励学生去发现新事物,鼓励他们在不受任何束缚的情况下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这些也正是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中所缺少的。”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专家观点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施志红是怀着对自己能不能上好这堂英语课的疑问走进多媒体教室的。

    这堂课的主题是“英语形容词小结”。像这样的教学内容,以往她总是先给同学们总结出英语形容词的一些一般规律,然后带领大家按照语法规律反复练习以求加强印象,“熟能生巧”。然而按照课题组的要求,这次却一反常规,她将请同学们在课堂上用英语描述自己熟悉的老师———学生必然会使用各种形容词,然后将由同学们自己从中总结出“形容词的用法规律”。

    踊跃发言的学生让施志红彻底放心了,更令她惊讶的是,学生们的发言风趣幽默,对语法的总结也相当完整。“我们总认为学生们什么都不懂,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他们,甚至想替他们解决问题,但是事实证明了孩子们能行。”施志红说,“学生有着很大的潜力,他们非但能够自己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能从报纸、杂志、电视以及网络上接触、学习到新知识。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设置有利于交流的情景,为学生搭造发挥的舞台。”

    同样的,参加课题组的其他教师按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上的几堂课也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曹杨二中朱雪艳给高二学生上“如何用英语写信”的课,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先给大家讲解英语的书信格式,然后要求每个同学写一封英语信作为作业交上来,而是指导大家通过网络与美国学生通信,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摸索英语书信的要求。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汪艳给初三学生上的一堂课更是大受学生欢迎,她首先让大家通过大屏幕观看了一段外国影视剧的无声录像,然后组织同学们讨论录像的内容,尝试用英语为剧中人物的对话“配音”,在这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教学过程中既学习了英语会话,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结合。

    课题组的总负责人、华东师大教科院院长陈玉琨教授认为,这次的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的观念进行更新,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行廓清。教育发展的根本是理念的变革,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改变“教学即讲授”的观念,而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探讨与提高的过程;改变“教学是单纯课堂行为”的做法,把教学视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建立“学生是主体,教师为示范”的新课堂关系等等。

    下番功夫都可成功  专家观点

    课堂教学摆脱传统的束缚走向现代固然并不容易,但也并不神秘,绝不是高不可攀的。如果只是少数教师才能做到,那就没有意义了。

    参加这次课题研究的刘砚是华东师大二附中的英语首席教师,她说,“我们接触到的新东西越多,就越觉得我们的教育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因此也就发现我们不懂的地方越多,直到现在我仍然在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实实在在地开始做这样一件事情。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非常漫长,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家长在变、学生也在变,现代教育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东西。但是,只要我们真的在研究它,不断改进自己,那么中国的学生就一定能受到最好的教育。”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课题组负责人陈玉琨教授一再提醒说,这个课题研究拍摄了不少录像片,以后还将制作成VCD发行并在荧屏上播出,但这绝不意味着这就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样板”。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必须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学校特点组织教学,没有,也不会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他说,除了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外,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研究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现代课堂教学并不神秘,应该说,每一个具有探索精神、达到基本水准、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教师,只要下一番功夫都是可以做到的。

    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消极地学习,教师传授系统 、庞杂的知识,注重机械操练与模仿,不重视创造性思维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示范者,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