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由于活动课缺乏合适的教材,许多学校把社会活动、文体活动作为活动课的内容,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科技活动课,但是方法简单、内容陈旧,甚至沿用过去手工课材料。可喜的是,眼下,一项课题研究改变了活动课的面貌,使活动课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1998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学习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崇文区成立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子课题,开设了以科学实验为主的科技活动课,采用科文(香港)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国中小学科学教程·实验系列》为实验教材,实验班从最初的10所学校30个教学班发展到今天的100多所学校800多个教学班。
    开好一门课程,首先要有一套好的教材,有关专家根据实验目的和我国国情对美国教材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使之适用于我国中小学生。教材科技含量高,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多种学科,包括光学、地质、气象、化学、力学、电磁、天文、工程、环境等方面的实验内容。实验大都来自学生生活,实验材料、用具、药品等廉价易得。而且实验设计十分精巧,用材和操作也很安全,一个深奥的科学道理可能仅需一个易拉罐、两枚铁钉的操作就能说明。每个实验都留给了学生创造的空间和无限的遐想,教师们看了之后十分激动,爱不释手。
    科技活动课一反过去传统的手工课、劳技课的模仿式操作,采用探究式的活动方法。不是从给予科学概念入手,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做实验,自己观察实验现象,自己得出实验结论。通过科学的探究活动,掌握科学的概念。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实验中一次次被点燃,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直接体验到进行科学探索的无穷乐趣。活动课上,同学们观察实验,研究讨论,思考问题,发表见解,所有的同学都在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比如,“运动会不会影响人的心跳”、“脉搏和运动”、“我跳动的心脏和搏动的血管”实验,学生有的做深蹲、有的高抬腿跳、有的跳台阶,然后根据记录,最后得出结论来。生物课本上说,叶片制造淀粉,并可运输到其他器官。教师就让学生在活动课上探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中真的有淀粉吗?秋天,橘子皮长霉,教师就让学生研究橘子皮上的霉菌在其它植物上能否生长……同学们对这些题目很感兴趣。每当上课时,课桌上摆满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小盒子、小瓶子等,里面有萝卜、土豆、馒头、米饭、香蕉,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光芒,每张小脸都显现出按捺不住的兴奋。一切结论都在实验之后,平时不爱讲话的同学也敢大胆发言了,他们并不怕讲的与课本上说的不一致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一次次实验好比一座座通往科学圣殿的大门,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去探索、去思考、去寻求答案。而这一个个好奇的头脑正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课题虽然小,问题也很简单,但它确实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研究,就其思维方式而言遵循着4个环节: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操作——得出结论。每个环节都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这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科学实验不仅在课堂进行,更重要的是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定安里小学柳云同学在一次刷杯子时,无意中发现了杯子扣在水中后,拿起时有些沉。她想,是不是杯子扣住的水加重了杯子的重量?于是,她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发现,杯子扣在装满水的水池中,与装满水的杯子重量很接近,她为自己设计的实验感到兴奋。
    科技活动课的开设,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知识宝库的大门。学生被这门全新的课程深深吸引,“针为什么会浮在水上”,“漏筛中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纸人为什么会跳舞”,“肥皂为什么会吃鸡蛋”等等,学生感到非常奇特,但当他们做完实验,明白了个中道理之后,那种发现的喜悦、破疑解惑的欣喜自不待言。更可贵的是,科学实验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他们遇事学着用自己的手做,用自己的眼看,用自己的脑想,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并且敢于向已有的结论挑战。
    科技活动课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鲜活的课堂教学模式,生动、活泼、开放的学习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的体会最深刻,他们说,只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就不难处理好认识过程、体验过程、实验过程三个层面的相互渗透,最终合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更多的教师感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头脑中正在形成,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