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减轻学生负担,必须提高课堂效率”
    减负必须增效,这是当前人们对减负的共识。如果只是把减负机械地理解为减作业、减习题、减课时,那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是皮毛的东西。如果教师的素质没有提高;教学水平没有提高,教学方法没有改变,在备课上没有花真功夫,仅仅是减少了几道作业题,那么只能是降低教学质量,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山东师大附中的孙金莉老师说: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每一个45分钟高效利用。学生高效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益,这就是最实际的减负。当一节节的精品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怎能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主动获得知识,就会极大地发掘自身潜力,投身于科学探索之中,乐此不疲,这怎么会产生“负担”的感觉?
    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别说是减少课后作业,即使不留课后作业也是可以的。如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特级物理教师何文浩,从80年代初,他开始尝试着不给学生留作业。过去靠作业解决的问题,现在都得在课堂上解决,他的备课量增大了,平时上课结束前拿几本参考书和复习题给学生布置作业就算完事,而现在得把这一切都在课堂上讲完还得让学生学会,这种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何文浩老师把45分钟的课堂当成学生学习物理的全部时间。为了这45分钟,他得准备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何文浩老师不留作业后的升学率会怎样呢?多年来他带的班高考升学率百分之百,物理平均分达到120分以上,有一年的平均分达到了138分。7年来,他教过的学生先后有37人在全国物理大赛中获国家奖,78人获省级奖。
    “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课下不精彩”
    我们听许多名教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驾轻就熟,抽象的理论被他们讲述得津津有味,枯燥的知识被他们描绘得有声有色。他们中有许多人上课不拿教材,不拿教案,对教材的熟练把握让人由衷叹服。如前边提到的何文浩老师,讲课时只拿一支粉笔上讲台,从来不拿书,也不拿备课笔记,他说他没有备课笔记也没有教案。何文浩从来不在形式上下功夫,他的功夫都下到如何在课堂上讲得形象生动,如何让学生听过不忘,如何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经常到全国各地讲现场课,可从来不拿教材和教案上讲台,事先也不必熟悉学生,并且在讲台上临时让学生随意点课,只要是初中语文,学生愿意听讲哪篇课文都行,不必事先准备,课上下来,听课师生赞不绝口。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每一节课都变成精品呢?这正如孙金莉老师说的: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课下不精彩,要闭门谢客。孙金莉老师已经从教近30年,高中的化学课本可以说倒背如流,但是,每一堂课还都要精心准备,在备课前,七八种化学期刊和报纸,都要看一遍,国内外最新的成果,最新的研究动态都要掌握,大学里相关的知识点都要涉及到,化学史上的知识,相关的发明创造过程等都要涉及到,这样,学生学得自然有兴趣。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像孙金莉、何文浩、魏书生那样,在钻研教材方面下功夫,就不愁课上不好,就不愁学生的负担减不轻。关键问题是要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会讲课的老师讲得少,不会讲课的老师讲得多”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会讲课的老师课堂上讲得越少,越是不会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如魏书生老师每学期的初中语文教材只用30节课就能讲完,其余的时间都让学生自学。而有些老师则是“满堂灌”,结果,教材还讲不完。这里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不会讲课的老师不能真正把握教材,不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非重点,所以只能像扫马路一样,柴草沙子一起扫。在他们看来,我什么都讲到了,还能漏下重点吗?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掩盖了重点。这就像摸鱼一样,会摸鱼的人一把抓到鱼,水很清;不会摸鱼的人搅混了水也抓不到鱼。其二,不会讲课的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不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那些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所以只得泛泛地讲,其中有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的讲解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其三,不会讲课的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喜欢满堂灌,什么都交代得非常清楚,嚼得很细,惟恐学生不明白,不给学生自学和思考的时间,培养了学生不爱动脑不爱动手的懒惰习惯。其四,不会讲课的老师语言不精练,表达不精确,浪费时间,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这正如墨子所说:多余的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规范精练,富有内在的逻辑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