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何遭冷落?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3-13

    福州数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来均是游人稀少,门可罗雀。

    在林觉民故居门口售票的老太太说,每月只能售出门票100张左右,平均每天只有三四个参观者,比馆内工作人员(5个)还少;澳门路的林则徐念馆是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据馆长介绍,一年下来门票也就是一两万张。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林觉民《与妻书》所表达的爱国之心,曾让许多学子对他们产生敬仰之情。如果在学习林则徐虎门禁烟历史和背诵林觉民《与妻书》课文的同时,能够到这两处人文景点现场参观一下,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是,人文景点却遭遇冷落。

    广东虎门也有一个林则徐纪念馆,据介绍,那里的游人络绎不绝。究其原因,他们场面大,有气魄,游人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威严;另外他们运用了许多现代化的陈列手段,参观者很容易受到历史事迹的感染。而在福州要是游人不小心看路,恐怕纪念馆的大门都难以找到。

    林觉民故居又是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占地却不到一亩。本来杨桥东路和建兴大厦的建设就吞去了原来故居的2/3,而在紧靠的南面,一幢摩天大楼即将拔地而起,林觉民故居不久就会被三面的高楼所包围。这种现象流露出社会上的一种强势价值取向,换句话说便是用直觉的方式为市民昭示了一种社会认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可有可无。

    思想教育需要手段,需要阵地,可我们搞起来的不少阵地却常遭遇尴尬。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思想教育阵地如何建设?建设的投入如何解决?建设起来的阵地又如何真正发挥作用?徜若这些问题不作认真研究,最后就只能是搞出一些花架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