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西安的一位女士告诉我,她丈夫3年前得胃癌去世,可直到去世时自己都没有把真相告诉他,这成了她终生的憾事。我希望大家多给癌症患者一些关爱,不要让他们带着孤独和无奈离开这个世界。”
    3月25日,在北京晚报、华艺出版社和北京新华外文集团举办的“关爱生命,战胜病魔”座谈会及《生命的留言》赠书仪式上,陆幼青夫人时牧言的话引起了医学专家、癌症患者的强烈共鸣。“死亡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再没有哪一种疾病能比癌症更深刻地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了:事业没了,为官的实职变成了虚位,经商者发觉伙伴们变得谨慎了,虽然他们可能比过去待你更好;岗位没有了,老单位的领导会安慰你,再休息休息,有困难提出来;家庭生活变了,子女们倒是比以前听话,但你再也看不到他们当着你的面使小性子……中国的癌症病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也许,他们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关心,但这种环境对康复显然没有什么好处。”对陆幼青在《死亡日记》中的描述,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理事长张宗卫深有感触:“在传统观念中,我们不习惯谈死,认为不吉利,但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面对死亡,是恐惧、疑虑,还是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这一点上说,进行死亡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据介绍,中国每年新增160万肿瘤患者,每年有130万肿瘤患者死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认为癌症相当于“死缓”,不愿意谈病,一种表现是对病人过分关爱,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让病人觉得自己没有用,从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另一种表现是隐瞒病情,让病人要么无法理解为什么到医院受这么多苦,要么明知真情又没人倾诉,从而产生更大的孤独感。正如陆幼青所描述的,癌症病人是孤独的,他们头顶上有一张无形的网在限制着身心的自由,尽管它是用爱意等一些东西织就的。
    “在北京肿瘤医院,家属要求隐瞒病情的占到60%到70%。”张宗卫说。病人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了解病情有利于治疗。比如,陆幼青放弃了手术后的8次化疗,有病人看过《死亡日记》后问张宗卫,这样做对不对,张回答说,病人有选择治疗的权利,只要经过深思熟虑,不存在对或不对的问题。开展死亡教育,就是要在群众中普及病理知识,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知道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邵道生患白血病多年,当初确诊时几乎连路都不会走了。但在家人、同事的鼓励下,自己并不觉得成了负担,反而能够以积极的姿态配合医生治疗、进行学术研究,还被评为“抗癌明星”。他说“患者要学会自己战胜癌症,社会也要营造有利于癌症患者康复的环境。”
    北京肿瘤医院教授李萍萍认为,医院在死亡教育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一次查房时,她看到一名癌症患者要吐,过去问了一句就巡视别的病人,等回来再问“现在感觉好点了吗”时,那位病人一下子就哭了。这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病人很在意医生对他的关心程度,以为我隔过他去就不关心他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少说一句话给他造成了多大的心理负担。”李萍萍说:“除医疗外,医生要注意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向他们多介绍最新的医疗信息。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那些不治之症,我们的责任是帮助患者舒适、安然、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这就需要开展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张宗卫说:“我们不能再等了。”